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市遇冷,消费者回流燃油车,新造车品牌何去何从?

   时间:2025-02-12 19:34: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汽车行业数据揭示了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首周,新造车企业的销量冠军也仅实现了0.47万辆的销售业绩,与2024年的周销量高峰相比,跌幅高达六成。这一数据表明,销量下滑不能单纯归咎于春节假期的季节性影响。从宏观市场角度看,自2024年9月起,电动汽车市场已呈现出转折迹象,消费者开始重新向燃油车靠拢。

事实上,今年1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已是寒风凛冽。《北京日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乘用车总销量为179.4万辆,环比下降31.9%;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74.4万辆,环比降幅更是达到了42.9%。这一对比鲜明地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幅度远超整体汽车市场,进而可以推断,同期燃油车销量环比下跌的幅度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的占有率已降至41.5%,远低于去年近六成的月度平均占比。

回顾过去,燃油车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曾遭受新能源汽车的强烈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迅速攀升至近六成,一时风光无两。当时,媒体普遍预测燃油车将成为少数派,甚至面临被彻底取代的命运。然而,2024年下半年市场风向骤变,燃油车发起猛烈反击,到2024年11月,其市场份额已从55%回升至42%以上,尽管当时新造车企业的境遇尚未如此窘迫。

对比2024年第52周与当前的数据,新造车企业的周销量冠军从当时的1.21万辆锐减至如今的不足0.47万辆,跌幅超过两倍,凸显出新造车市场当前的严峻形势。这一颓势的根源在于,2024年多家新造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导致车主蒙受巨大损失,车辆贬值严重,配件难以获取,消费者因此更加重视车辆的售后服务,纷纷转向选择销量规模更大的品牌。

业界普遍预测,今年将有一波规模较小的新造车品牌面临倒闭风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几家大品牌的新造车企业也难以抵御市场压力,销量大幅下滑。这一连串的打击,无疑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在此背景下,外资汽车品牌趁机发力,抢占市场份额。2025年初以来,丰田、大众、宝马等外资品牌纷纷加大降价力度,以更大优惠吸引消费者。这对本就处于困境中的新造车企业构成了更大的冲击。面对外资车的猛烈攻势,新造车企业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多家新造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车主们开始意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车辆贬值、配件难寻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选择信誉更好、销量规模更大的品牌。这一趋势的加剧,无疑为新造车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