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大长度基准装置突破,精密测量技术领跑国际舞台

   时间:2025-02-12 20:56: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迎来了一项重大技术革新。随着该行业对精密测量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的测量技术实现了从常规尺寸到大尺寸、大空间的跨越式进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批准建立了大长度基准装置,这一装置具备80米的测量范围,且测量误差仅为2.45微米,这一精度相当于在1600米外分辨头发丝的直径。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大尺寸精密测量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此之前,我国最高精度的长度测量装置最大量程仅为1.2米,这远远不能满足航天器对接、飞机翼身组装、船舶船体装配以及风电叶片曲面检测等大型装备制造的需求。而新基准装置的建立,不仅将测量范围大幅扩展至80米,更在误差控制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毫米级跃升至微米级,成功解决了大尺寸零部件加工与装配中的测量难题。

据了解,目前全球仅有德国、美国、日本等七个国家拥有同类大长度标准装置。而我国此次建立的大长度基准装置,在导轨长度上仅次于日本的100米装置,但综合性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这一技术突破与《计量强基工程总体方案》的目标高度契合。根据该方案,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60%以上国家计量基准核心装置的自主可控,并突破50项以上计量关键技术。此次大长度基准的建立,无疑为这一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一进展不仅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更标志着我国计量体系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华丽转身。同时,这也是我国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填补空白”到“国际领跑”,我国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随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精密测量的需求日益激增。此次技术突破将加速提升国产高端装备的全球竞争力,为“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技术突破的技术辐射效应将广泛延伸至航空航天、新能源、核电等战略产业。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受益于更加精确的测量技术,从而推动整个高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在大尺寸精密测量领域的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更为全球高端制造业树立了新的“中国精度”标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