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近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公司运营疑似停滞。
据多位纵目科技内部员工透露,公司位于上海的总部办公楼自2月8日起已断电并封闭,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创始人唐锐目前处于“失联”状态,这一消息无疑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知情人士透露,纵目科技自2023年以来便显露疲态,其核心问题在于资金链断裂,且未能获得新的资金注入。尽管纵目科技的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君联成业、湖北小米、高通控股等知名投资机构,但在关键时刻却无人伸出援手。该人士表示,唐锐虽有心力挽狂澜,但面对主机厂商漫长的回款周期和不断压低的价格,纵目科技作为汽车供应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资金链最终不堪重负。
纵目科技曾寄望于小米汽车上市后能够挽救公司的命运,然而这一希望最终化为泡影。据悉,纵目科技曾是新三板的一员,后来计划登陆科创板上市并募资20亿元,但在2023年9月撤回了上市申请。同年3月,纵目科技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试图在港股市场寻求突破,但同样未能如愿。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从算法软件到系统硬件、从智能驾驶控制单元到多种智能传感器的全产品布局。然而,根据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虽有所增长,但毛利却持续为负,经营亏损和年内亏损均呈扩大趋势。
数据显示,纵目科技2021年至2023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4.3亿元、5.78亿元和5.4亿元;年内亏损则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维持公司一年的运营至少需要5亿元资金,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57亿元,在无新资金涌入的情况下,公司的命运早已埋下了伏笔。
早在2023年11月,网络上便传出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被抓的传言,资本界一度担心唐锐可能成为下一个贾跃亭。尽管纵目科技迅速发表声明否认了这一传言,并表示唐锐正常履职,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但这一风波无疑加剧了外界的担忧。
然而,自2024年11月起,纵目科技再次陷入舆论风波。有消息称,公司700多名员工未收到工资,社保公积金断缴,部分员工被迫发起劳动仲裁。唐锐虽多次宣称正在与宁波上市公司洽谈并购,计划出售智驾泊车业务,并推进老股东融资,但这一切努力似乎并未能改变公司的命运。
纵目科技的股东结构显示,唐锐及其母亲李晓灵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3.30%。君联成业持股7.55%,湖北小米持股4.73%,高通控股持股2.61%等。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股东背景,纵目科技还是未能逃脱资金链断裂的命运。
回顾纵目科技的发展历程,公司也曾有过辉煌时刻。2021年6月,纵目科技宣布完成累计金额1.9亿美元的D轮融资,此后又完成了多轮融资,投前估值一度达到80亿元。然而,如今却陷入停牌状态,令人唏嘘不已。
纵目科技的陨落,不仅是公司自身的悲剧,更是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洗牌的一个缩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纵目科技未能顶住压力,最终走向了衰败。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科技创新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稳健的财务管理和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