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新时代:L3自动驾驶元年到来,国产技术能否引领变革?

   时间:2025-02-13 01:19: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L2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已达到55.7%,预示着这一技术正加速普及,并将于2025年迎来更为广泛的应用。比亚迪等平价整车厂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渗透率的提升,开启智能驾驶平权的新时代。

在这一背景下,L2级别智能驾驶正迅速成为市场主流,而领先车企则已开始布局L3阶段。比亚迪正积极推广L2+技术,并计划将其应用于10-2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这无疑将加速L2+技术的普及。随着L2+技术的广泛应用,L3级别自动驾驶有望成为车企竞争的新焦点。目前,国内已有10家车企获得了L3道路测试牌照,为L3技术的商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方面,2024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作为中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国家标准,为L3自动驾驶的商用化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同时,北京、武汉等地也相继发布自动驾驶相关条例,推动L3技术在2025年落地实施。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尊界S800作为国内第一款L3架构的车型,更是为L3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商用车领域或将优先受益于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由于商用车运营路线相对固定,交通复杂度低、可控性强,因此更易于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目前,北京、上海等51个城市已推出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支持开展商业化应用试点。华为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也有所布局,与中重型卡车龙头一汽解放合作的自动驾驶产品已应用于L4低速场景,并预计将在2025年年底量产应用。

L3级别自动驾驶的真正意义在于驾驶主体以及责任划分的质变。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以脱离驾驶任务,由系统接管,这意味着车企或将承担L3事故责任。目前,特斯拉、华为等车企已推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虽然这些系统在法律意义上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L3,但它们已经具备了L3的主要功能要求。然而,这些系统并不允许用户完全离开驾驶,且发生事故后责任主体仍然为用户。从已经落地L3的车企奔驰来看,未来车企或将承担L3系统接管时发生的事故责任,这无疑将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