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行业这片风起云涌的竞技场上,每一家车企都渴望在新的一年里拔得头筹。然而,对于长城汽车而言,2025年的开局似乎并不如预期那般顺利。
近日,长城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的销量数据,共计售出80,933台车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20%。这一数字,对于一向以领军者姿态自居的长城汽车而言,无疑是一记重锤,也令业界内外倍感意外。毕竟,它与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吉利汽车并称为“自主五虎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比之下,其他“四虎”的表现则显得尤为亮眼。比亚迪以30.05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吉利汽车则以26.67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同比增长高达24.9%,创造了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奇瑞和长安汽车同样不甘示弱,分别交出了224,323辆和27.57万辆的成绩单,尽管长安汽车销量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2字头”的阵营中。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长城汽车的“掉队”现象愈发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长城汽车的这一“失利”呢?
从宏观环境来看,整个汽车行业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这段时间内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和消费者信心的波动使得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上变得更加谨慎。
然而,长城汽车的问题并非全然归咎于外部环境。从其内部来看,长城汽车对于销量的态度似乎有些过于“佛系”。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曾表示,即便销量跌落前十也不怕,因为要坚持健康的发展道路。这种对销量的“淡泊”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城汽车的市场表现。
事实上,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上,销量是衡量一个品牌实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国内外的主流车企还是自主品牌,都在为了销量而奋力拼搏。而长城汽车对于销量的“淡泊”,导致其单月销量始终在10万辆左右徘徊,与其他加速发展的中国车企相比,已经落后了不少。
从具体品牌来看,长城旗下的哈弗、欧拉、坦克和长城皮卡等品牌销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哈弗品牌作为长城的销量担当,1月份销量同比下降了17.84%;欧拉品牌更是大幅下滑63.46%,在轿车市场上几乎失去了话语权。而坦克品牌虽然曾经风光一时,但如今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销量的下滑不仅影响了长城汽车的市场表现,更对其抢占市场份额产生了不利影响。长城汽车一直主打SUV车型和皮卡市场,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和哈弗H6的失冠,其在SUV领域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而欧拉品牌在轿车市场的连续下滑,则让长城汽车在这一领域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
尽管长城汽车在盈利能力和海外市场方面表现出色,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在124亿到130亿之间,同比增长高达76.60%-85.14%,并且海外市场销量也有所增长。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上,仅有盈利优势是远远不够的。销量和盈利是车企必须平衡好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如何在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提升销量、抢占市场份额,将是其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城汽车需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战略来应对挑战,才能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