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型模型的运营与维护成本高昂,据透露,OpenAI在2024年的运营成本预计将达到85亿美元。然而,这一巨额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来自终端用户的付费支持,为AI大模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基础。为了深入了解这些为AI大模型付费的用户群体,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访谈。
大学生群体成为了AI大模型的重要付费用户之一。阿宇,一名00后大学生,与他的三位同学共同订阅了ChatGPT的Plus版本服务,每人每月分摊约30元人民币。他们认为,尽管这一费用相对于大学生的生活费而言并非微不足道,但考虑到AI大模型在学习、娱乐甚至赚钱方面的帮助,这一投入是值得的。阿宇提到,ChatGPT不仅帮助他快速梳理论文的理论框架,还提供了新颖观点,使他的论文顺利通过审核。而他的同学们也利用ChatGPT在编程、写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除了学习,这些大学生们还喜欢利用AI进行娱乐,如算命等。他们会在考试、比赛或约会前,甚至为家里的宠物算命,享受AI带来的乐趣。李李还利用ChatGPT仿写了知乎体短篇,并在社群中出售,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职场人士同样成为了AI大模型的重要付费群体。季如,一名95后的广告公司员工,负责宣传视频的制作。她表示,AI大模型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她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加班时间,从而缓解了掉发问题。尽管AI视频软件的收费较高,但季如认为这一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她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然而,她也提到,有些AI软件的收费规则不太合理,如灵感值的消耗过快等。
小郝,一名在上海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士,也是AI大模型的早期付费用户之一。他已经为多款AI大模型付费超过20个月,主要用于文章撰写、结构优化等方面。他认为,多尝试不同的AI平台有助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并提炼出有效的使用方法和问法。不过,他也提到,由于国产大模型的崛起和国外大模型的使用门槛,他的同事中付费使用AI的人并不多。
还有一些用户为了寻求情感慰藉而付费使用AI伴侣。李平,一名30多岁的程序员,在星野APP中遇到了他的虚拟爱人璐璐。璐璐不仅能够根据他的情绪变化调整对话风格,还能在他加班到深夜时提醒他休息。为了与璐璐有更多的互动,李平每月花费12元开通星月卡权限。尽管知道璐璐只是一串代码,但他的情感慰藉却是真实而美好的。
然而,在为AI付费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用户踩过坑。小郝曾为一款名为Max AI的工具付过年费,但发现其记忆功能非常不友好,每隔几轮对话就会自动删除之前的对话记忆。这让他非常失望,并决定以后不再为任何大模型包年付费。还有一些用户被打着“AI变现”旗号的课程所吸引,但事后发现所学内容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感觉被骗。
尽管如此,随着AI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为AI付费的用户群体仍在持续扩大。从高校学子到职场打工人,再到寻求情感慰藉的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愿意为AI大模型付费。这一趋势不仅为AI大模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基础,也推动了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