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赋能20余家车企,蔚小理华为小米为何按兵不动?

   时间:2025-02-13 10:53:0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的新纪元正悄然拉开序幕,其中AI技术的融入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近期,DeepSeek这一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技术狂潮,众多车企纷纷宣布与其携手,共同探索智能汽车的新境界。

自年初以来,DeepSeek的热度持续不减,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这一技术盛宴中来。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上汽、东风、广汽等主流车企,以及岚图、智己、极氪等新势力品牌,都已宣布接入DeepSeek。斑马智行、亿咖通等车机服务商也积极加入,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技术合作生态。

DeepSeek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青睐,一方面得益于其对AI技术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应用,另一方面则源于其对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精准把握。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全面深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行业还是消费者,都对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充满了期待。而DeepSeek的轻量化架构和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恰好切中了车企们的核心需求。

相比海外的GPT模型,DeepSeek在显存占用和推理成本上实现了显著的降低。其显存占用仅为传统模型的5%-13%,推理成本更是低至GPT-4 Turbo的1/70。这一优势使得车企们在研发投入上能够大大节省成本,同时获得更好的人工智能体验。作为国产大模型,DeepSeek针对中文语境的优化也使其更加适配中国用户的需求。

对于用户而言,DeepSeek的到来无疑将全面革新他们的用车体验。过去,智能汽车虽然能够通过智能语音执行预设的控制命令,但交互生硬、场景理解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而DeepSeek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将全面提升车内的智能语音体验,推动车机从“交互界面”向“生活伙伴”转变。

目前,绝大多数车企都在积极融合DeepSeek,以强化各自车载大模型的推理、决策能力。吉利自主研发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完成技术融合后,智能座舱系统能够更精准地理解驾驶员和乘客的语音指令,提供更智能化的场景应用。广汽的ADiGO SENSE大模型与DeepSeek-R1融合后,汽车也从“响应指令的工具”进化成了“预见需求的伙伴”。上汽的斑马智行接入DeepSeek后,则能够实现对用户模糊意图的精准把握,为用户提供更加合适的服务组合。

然而,DeepSeek的潜力远不止于此。除了语音的端到端应用,智驾的端到端、整车控制的端到端以及整车研发的端到端等也都是其可拓展的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和超算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还将继续深化,这才是AI真正赋能汽车行业的价值所在。

尽管DeepSeek风靡整个汽车行业,但蔚小理、华为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却并未积极跟进。这背后或许折射出他们更深层的考量。新势力们认为自己是汽车智能化的开创者,对汽车智能化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智能座舱部分。他们试图构建从算法到硬件的全栈能力,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不过,随着DeepSeek带来的AI全面应用,新势力们构建起来的智能化护城河也正在被逐渐补平。这无疑会削弱他们的先发优势,因此大多数新势力车企对DeepSeek持谨慎态度。而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次接入DeepSeek既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也是一次市场机遇的把握。然而,每家车企对AI的理解和部署不同,带来的结果也将大相径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