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界传来了一项关于鸟类起源与演化的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携手,在福建省政和县发掘出了一种侏罗纪时期的鸟类化石,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
这项研究的核心成果是一种名为“政和八闽鸟”的古老鸟类化石。据研究人员介绍,政和八闽鸟不仅是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更是目前唯一被确切认定的侏罗纪鸟类。这一发现,无疑为鸟类起源的研究填补了重要空白,为科学界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早在202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便开始了紧密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在福建省内进行系统的古生物和地层考察。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9月,他们首次在福建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同时提出了“政和动物群”的概念。这一发现为研究东亚晚中生代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化开启了新的篇章。
而此次政和八闽鸟的化石发现,则是在“政和动物群”中的又一重大突破。这块化石虽然仅有部分肩带骨骼显露,但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复和研究分析,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其鸟类身份。政和八闽鸟的肩带和腰带具有鸟胸类的进步特征,而前肢则保留了手盗龙类恐龙的原始形态,这一发现揭示了鸟类起源过程中身体部位的模块化演化模式。
尤为政和八闽鸟具有愈合的尾综骨,这是现代鸟类体型的关键特征。在此之前,尽管有始祖鸟等“潜在侏罗纪鸟类”的发现,但它们均未具备这一特征。政和八闽鸟的发现,首次将现代鸟类体型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到了侏罗纪,比原先的认知提前了两千万年。
研究团队还在“政和动物群”中发现了与白垩纪今鸟型类非常相似的叉骨。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政和动物群”的鸟类多样性,并暗示着鸟类起源的时间可能会更早。如果这一叉骨确实属于今鸟型类,那么鸟类起源的历史将被进一步改写。
此次政和八闽鸟的发现,不仅是对鸟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重大贡献,也为人们理解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秘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