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在推广其纯电车型时,似乎有意弱化“烨”品牌标识。据观察,广汽本田在2月3日发布的立春主题海报中,将原本应带有“烨”字样的P7车型,直接称为“广汽本田全新豪华纯电SUV P7”,海报全程未提及“烨”字。而东风本田在紧随其后的2月4日宣传海报中,则将同款车型命名为“东风Honda S7”,仅在海报不起眼的位置保留了“烨”字。
面对这一变化,广汽本田方面回应称,“烨P7”从未改名,官方一直称其为“P7”或“广汽本田P7”。然而,这一回应并未完全平息外界的猜测,因为两家车企在近期的宣传材料中,确实减少了“烨”字的使用频率。
回顾2024年4月16日,本田中国曾高调发布全新电动品牌“烨”,并推出了“烨S7”和“烨P7”两款车型,分别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生产。当时,本田中国对“烨”品牌的解释是,寓意“璀璨、闪耀”,旨在激发驾驶者的本真与个性。然而,自发布以来,“烨”品牌就饱受争议,不少网友认为“烨”字寓意不吉,甚至将其与“火化”等词汇产生联想,这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自广州车展高调亮相后,“烨”品牌车型在宣传中的“烨”字出现频率就逐渐降低。广汽本田官方微信公众号自去年11月28日后,就未再提及“烨P7”,而是统一使用“P7”命名。东风本田方面,也在今年1月后,逐渐以“S7”替代“烨S7”进行宣传。
汽车分析师张翔指出,“烨”字因带有“火”的元素,容易让人联想到传统能源,这与纯电汽车的零排放理念存在冲突,可能导致品牌定位模糊,损害品牌形象。这或许也是两家车企选择弱化“烨”品牌标识的原因之一。
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遭遇了大幅下滑。数据显示,今年1月,本田在华销量同比下跌近31.8%。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下滑57.14%,东风本田销量下滑更是高达69.3%。本田电动化车型的销量低迷,也是导致整体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广汽本田的纯电车型e:NP1极湃1和e:NP2极湃2,在去年12月的销量分别仅为777辆和380辆;东风本田的纯电车型e:NS1和猎光e:NS2,销量则更为惨淡,分别为317辆和9辆。
面对销量压力,本田车型的价格也不再坚挺。在广州地区的多家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4S店,销售人员表示,目前雅阁、皓影、CR-V、思域等热门车型均有5万元以上的优惠幅度。张翔认为,本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较低,降价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可以加速清理库存,为新车上市做准备。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广汽本田方面表示,2025年将加快智电化转型,全新纯电汽车工厂将投产,并将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加强智能化转型,以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