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核心理念正悄然改变着技术发展的轨迹——“科技平权”。这一理念强调,科技的进步不应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而应致力于缩小差距,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2025年初,两大事件标志着“AI平权”与“智驾平权”的浪潮正式到来:DeepSeek开源技术的迅速崛起和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发布。
DeepSeek的问世,堪称一场技术经济学的深刻变革。它通过算法优化、架构创新以及开源生态的构建,极大地降低了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成本。有限算力下,DeepSeek能够开发出性能强劲的模型,并以高性价比迅速占领市场。这一突破,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AI从遥不可及的高塔走进了千家万户。
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的发布,则是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从豪华车型的专属配置推向了大众市场。比亚迪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这一系统,以秦PLUS DM-i为例,智驾版起售价仅为9.98万元。这种“以量换价”的策略,预计将使L2+级别智能驾驶的销量基盘从百万辆级跃升至千万辆级,渗透率大幅提升。
DeepSeek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结合,不仅推动了技术成本的降低,还促进了技术细节的优化。蒸馏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模型能力,同时降低了车端计算资源需求。DeepSeek的端侧高效推理能力,使得智能驾驶系统得以从“感知驱动”向“认知驱动”升级,为产业向更高级别的智能迈进提供了可能。
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复杂城区场景的处理一直是难点。DeepSeek通过VLM、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运用,优化了系统对长尾场景的检测及处理能力。同时,借助MoE、GRPO、MLA等技术,智能驾驶系统能够以更少的数据和训练成本实现同等性能的城市自动驾驶功能。
DeepSeek还助力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更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增量学习。通过流式数据处理方式、边缘计算以及弹性权重巩固等技术,系统能够实时处理数据,提升实时性和适应性,确保模型持续优化。高质量合成数据的运用,则补充了真实数据中极端场景数据不足的短板,提升了模型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
车路云网络的加速建设,进一步放大了智能驾驶平权的社会效益。作为“第一个现实世界的AI网络”,车路云网络已经突破了数字世界的边界,开始触达真实、复杂的物理世界。它连接了智能汽车、交通设施、非机动车、行人等各类交通要素,未来还将与更广泛的智能体发生交互,成为首个真实世界中的完整、动态且自主演化的智能网络。
车路云网络通过“通感算一体化”架构,具备了实时数字孪生、超视距感知、群体博弈决策、多模态数据融合等能力。在与DeepSeek等创新AI技术结合后,车路云网络获得了更丰富的功能,能够将智能驾驶水平推升至新的高度。例如,利用蒸馏技术将云端大模型压缩至车载计算平台,实现轻量化推理;利用多模态模型和MoE架构实时生成道路风险画像,并与车辆共享高精度语义地图等。
车路云网络的“乘数效应”同样值得关注。当路侧设备分担大部分感知计算任务时,车端算力单元的成本将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主流车型标配的智驾硬件就能满足需求,打破了算力与智能的线性绑定关系。汽车厂商的技术护城河将从硬件堆砌转向算法创新和数据积累,为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赛道实现超车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