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乘用车市场的最新动态由乘联会揭晓,其发布的2025年1月市场分析报告揭示了行业内的深刻变化。数据显示,该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降至179.4万辆,同比减少了12.1%,环比更是大幅下滑31.9%。
在车企零售排行榜上,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以及一汽-大众占据了前三甲的位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吉利汽车与奇瑞汽车成为榜单中仅有的两家实现同比增长的车企,增长率分别为28.2%和12.25%,而其他车企则面临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
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同样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渗透率已突破54%,相比之下,合资品牌仅达到2%。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插混车型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51.3%,远超纯电动车型的23.3%,这一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能够兼顾燃油与电动优势的车型更为青睐。
从市场结构来看,国产新能源车型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插混车型更是市场的主流选择,而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问题依旧是消费者心中的一大顾虑。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与高端化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1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达到61%,同比增长5.9%,批发份额更是高达69%,同比增长8%。这一变化意味着,曾经由合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正在逐步向自主品牌转移。
在高端化方面,自主品牌同样表现出色。1月,20万元级别以上的自主品牌车型占比从2024年的32%提升至37%。比亚迪汉、唐等车型在高端市场逐渐站稳脚跟。自主品牌在出口方面也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增长势头,1月出口量达到32.8万辆,同比增长8%。
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德系、日系、美系等品牌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别为18.4%、13.4%和5.3%。这一现状与1月传统燃油车零售同比下滑15%、燃油车市场进一步萎缩以及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迟缓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