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下沉,新能源车企品牌价值将迎来何种变革?

   时间:2025-02-13 16:34: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比亚迪近期在股市上的表现颇为抢眼,其股价达到了341.3元,市值高达9929.3亿元。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其不断在智能化战略上发力的结果。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会上正式推出了其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天神之眼”。令人瞩目的是,该系统不仅应用于高端车型,还覆盖到了10万元及以下的入门级车型。更为关键的是,比亚迪承诺“加配不加价”,即在提升配置的同时,保持原有车型的售价不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智能驾驶技术的“下沉”策略将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那么,在技术和品牌的双重作用下,汽车行业将如何演变?为此,我们采访了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和知名品牌专家、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

崔东树指出,在中低端市场,电动化仍然是核心竞争点。电动化不仅带来了成本优势,还极大地提升了充电的便利性,这些都在悄然改变着市场的竞争规则。他强调,品牌实际上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技术是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庞瑞则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能力对车企的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规模化普及、智能驾驶技术普及以及高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比亚迪此次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入门级车型,正是加速推动第二阶段发展的重要举措。

比亚迪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的战略构想。此次“天神之眼”系统的发布和技术下沉策略,或许标志着比亚迪已全面进军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庞瑞认为,比亚迪不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大规模量产能力也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庞瑞还提到,比亚迪依托庞大的车辆保有量,构建了独特的数据优势。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深度学习,比亚迪不仅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还形成了显著的数据壁垒。这种数据驱动的创新模式,使其在人工智能和算力竞争时代占据有利地位。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油电”之争到新能源车内部的竞争,价格战频发。比亚迪此次发布“天神之眼”系统后,长安、吉利等多家车企也相继表示将智驾作为未来车型的标配,并推出各自的智驾方案。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快速渗透至中低端市场,“高配低价”策略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那么,“高配低价”与单纯降价促销有何不同?崔东树认为,两者本质上都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但在中低端市场,电动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充电便利性才是核心竞争点。庞瑞则指出,“加配不加价”等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隐性价格战,将给行业中的其他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在技术和品牌并重的汽车行业中,两者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庞瑞认为,在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技术能力对车企的竞争力影响更为直接。而未来,当技术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时,品牌差异尤其是品牌溢价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他进一步解释,燃油车时代所建立的价格体系正面临瓦解,豪华车企的品牌溢价能力也明显下降,这主要归因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

崔东树则强调,品牌实质上是技术制造及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他指出,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价格和成本优势。在当前电池企业利润可观的情况下,车企降低成本成为关键。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汽车的关键在于普及而非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