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铁野餐热,年轻食客撑起百万流水新生意?

   时间:2025-02-13 21:18: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高铁旅行中的餐饮体验正悄然发生着变革,从简单的泡面和火腿肠,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地域美食和网红奶茶," 移动观景餐厅"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春节期间,高铁车厢内更是上演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流水席”。济南煎饼、西安凉皮、武汉热干面……各地的地道美食随着高铁的飞驰,纷纷涌向乘客的餐桌。而在这背后,高铁外卖和跑腿服务功不可没。乘客只需在12306 APP上轻轻一点,便能享受到从车站内商家直接配送到座的美食。

牛先生,一位曾经的铁路局员工,如今已是高铁跑腿领域的佼佼者。2021年,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高铁跑腿的巨大潜力,并毅然决定投身其中。如今,他的团队规模已达10人,年流水近百万。在春节期间,他们每天都能送出五六百杯奶茶,满足了无数乘客的味蕾。

牛先生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深知高铁乘客的消费需求,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他开发的微信小程序“牛同学跑腿”,让乘客能够自助下单,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和配送混乱。同时,他还不断扩充服务品类,从奶茶到湖南特色小吃,应有尽有。

然而,高铁上的餐饮生意并非一片坦途。高昂的租金和运营成本,使得许多品牌商家望而却步。即便是在高铁站内开设店铺,也需要承担比普通地段高出数倍的租金。因此,高铁上的餐饮选择往往有限,且价格不菲。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7年引入了“互联网+铁路外卖”模式。乘客只需在12306 APP上选择车次、出发日期和途径站,就能找到相应站点内开设“高铁店”的商家,并下单由铁路工作人员配送。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乘客的餐饮选择,也提升了高铁的服务质量。

尽管如此,高铁上的餐饮生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品牌商家难以承受高昂的入场费和价格体系限制,导致高铁上的零食种类局限。而第三方跑腿服务虽然灵活多样,但也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监管压力。

高铁作为天然的人口密集场所,其商业潜力不容忽视。然而,如何将这些潜力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商家和铁路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乘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高铁上的餐饮生意或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