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火爆出圈,大厂为何未能领跑?算力不再是唯一门槛

   时间:2025-02-14 07:53:2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DeepSeek如同一颗平地惊雷,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并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这一技术不仅在研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还在多个行业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吸引了众多云厂商、车企和手机企业的关注,纷纷宣布将接入DeepSeek。

为了深入探讨DeepSeek所带来的影响,南方都市报“上岗了!AI”课题组邀请了硅基智能创始人兼CEO司马华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城雄以及闪极科技CTO潘欣,共同参加了线上沙龙。三位嘉宾围绕DeepSeek的冲击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弯道超车机会、行业影响以及职业新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司马华鹏表示,DeepSeek的火爆预示着开源的胜利。他指出,从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各大公司都在追赶,而DeepSeek的火爆则是开源社区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新的组织形态的胜利。同时,他还提到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仅为GPT-4的1/20,这一成本效应将极大地推动大模型的落地。

潘欣则从推理角度入手,认为DeepSeek-R1是GPT-4后首个专攻模型推理阶段的标杆型开源模型。他提到,GPT-4推出后,业界的关注点逐渐从预训练转向推理阶段,但一直没有标杆型开源模型出现。而DeepSeek则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其效果已达到GPT-4的水平。

周城雄则强调,DeepSeek是算法和算力的一次关键突破。他指出,计算能力是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在信息处理能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他还提到DeepSeek的成本效应具有商业优势,将促进大规模商业化时代的到来。

在谈到DeepSeek的成本效应时,司马华鹏表示,企业做大模型落地时一定会考量模型的投入产出比。此前,很多大模型应用都出现了算力投入大、产出低于投入的情况。而DeepSeek则让行业成本下降了80%-90%,这是一次里程碑事件。同时,他还提到DeepSeek加速了行业的开源,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更多机会。

潘欣则认为,DeepSeek的应用改进将带来应用侧的爆发。他指出,当单次推理的token成本降到一定阈值时,很多应用就可以被解锁,如社交类应用、长时间开启的应用等。这将进一步促进AI应用市场的爆发,并增加对全球算力的总体需求。

在讨论DeepSeek对行业的影响时,嘉宾们普遍认为,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行业如医疗、教育、金融、咨询等将受到很大冲击。同时,开发AI的程序员也可能成为最先被取代的职业。然而,新的工作机会也将出现,如服务业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最后,嘉宾们还谈到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是否迎来了弯道超车美国的机会。潘欣认为,目前中国在硅谷大创新基础上做了小创新,但还没有走到前面去试错和付出更大的算力成本。因此,要说这是弯道超车的重要节点还为时尚早。周城雄也表示,人类社会知识在不断迭代,计算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一次进步并不能保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