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茶饮市场迎来了又一重要时刻,知名茶饮品牌古茗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新茶饮领域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此次IPO,古茗共发行1.82亿股,每股定价9.94港元,成功募集资金17.21亿港元,资金将用于提升业务管理、门店运营数字化、加强供应链能力、品牌建设、地域加密策略推进及产品研发等多个方面。
古茗,这家以二三线城市为主要阵地的茶饮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快速扩张策略,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中占据了显著份额。截至2023年底,古茗在中国现制茶饮品牌中的市场份额达到9.1%,排名第二;而在10-20元的价格带中,其市占率更是高达16.4%,稳居榜首。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销售额,古茗都堪称新茶饮行业的“老二”。
然而,尽管身披“行业第二”的光环,古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略显黯淡。上市首日,古茗股价开盘微涨后持续回落,最终跌破发行价。截至收盘,报收9.3港元,总市值达216亿元。这一表现与其新茶饮“前辈”们相似,都难逃首日破发的命运。随着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品牌纷纷递交招股书,新茶饮市场即将迎来密集上市潮,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
在扩张策略上,古茗采取了“地域加密”的策略,通过高密度的门店布局,实现规模效应。尤其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古茗的门店数量占比高达80%,另有38%的门店位于远离城市的乡、镇。这一策略不仅帮助古茗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与其他新茶饮品牌形成了错位竞争。
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古茗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最新的招股书来看,古茗的多项经营数据出现了下滑趋势,包括GMV、营收、利润以及新加盟店的日均GMV等。这表明,古茗在门店扩张上遇到了瓶颈,依靠门店扩张实现增长的模式也遭遇了阻力。
业绩下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10-20元的大众价格带中,古茗作为头部品牌受到了较大冲击。尽管门店数量在增加,但单店GMV、单店售出杯数、单店日均订单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显示出古茗的盈利能力正在减弱。
古茗的加盟商流失率也在走高。2023年,古茗新增加盟商数量为2085家,但截至2024年9月30日,今年新增数量仅为871家,而退出的加盟商数量则从420家增加到643家。这一趋势无疑对古茗的扩张计划构成了威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古茗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维持其市场地位。一方面,古茗可以继续深化地域加密策略,加强在已有市场的渗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进入一线城市市场,拓宽其消费群体。然而,这都需要古茗在品牌建设、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古茗门店外景
古茗的上市之路虽然略显坎坷,但其在新茶饮市场中的地位依然稳固。作为新茶饮行业的“优等生”,古茗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古茗能否在规模经济之上维持品牌优势、推进新市场扩张并持续创收,将成为其能否在资本市场保持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