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表现超越了被动投资,成为了市场讨论的焦点。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已有主动管理基金的涨幅超过50%,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主动管理基金在策略上出现了显著变化,即对基金规模的管控更为严格。
具体而言,2月13日,年内业绩排名第二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宣布了限购措施,规定单人、单日申购金额上限为100万元。截至2月12日,该基金的年内涨幅已经达到了47.59%,仅次于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后者由闫思倩管理,涨幅为50.75%。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基金经理张璐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解释了限购的原因。他表示,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现有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适当分散资金,避免将所有资金都集中在单一的投资领域。
永赢基金表示,旗下的智选系列产品布局已久,旨在寻找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有巨大潜力和稀缺性的行业。例如,在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之前,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就已经重仓了机器人板块。同样,在DeepSeek出圈之前,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已经重仓了AI应用领域。这些产品虽然之前相对低调,但随着市场的认可和净值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关注。
张璐在信中进一步分享了他的投资策略和市场观点。他提到,随着基金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他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为了保护现有持有人的利益,决定实施限购措施。同时,他也表示,尽管机器人板块近期才广泛受到关注,但他们的投资布局早在2023年产品成立时就已经开始。
张璐强调,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十年的大级别投资机会,但他也提醒投资者,高成长性板块通常会伴随较大的市场波动。因此,他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或恐慌离场,而是可以考虑采用定投的方式稳步参与。通过定期分批投资,可以有效降低短期波动的影响,并在市场回调时获得更优的成本布局。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限购措施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在市场热度高涨的时候主动限购,是基金公司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做出的合理决策。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这是否会引发其他基金的跟进限购。
事实上,目前全市场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状态的基金共有1370只,其中主要是受到外汇额度限制的QDII基金和债券等固收产品。权益基金方面,限购的仅有278只,其中主动权益基金为226只,占比仅为16.5%。因此,主动管理产品限购在当下依然属于小众现象。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可能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大年,其业绩有望超越被动投资。然而,为了避免重蹈过去明星基金经理时期的覆辙,基金公司不仅需要管理好基金,还需要加强对客户的陪伴和风险提示。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主动产品根据市场判断采取限购等措施来保护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