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汽车市场中,理想汽车经历了一场从挑战到稳健的转型之旅。年初,由理想MEGA的上市引发的“纯电战略”波折,让业界对理想纯电路线的未来产生了诸多疑问。然而,随着理想L6的热销,不仅延续了L系列的销售奇迹,也为理想在纯电领域的探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回顾MEGA的市场反响,理想被部分声音批评为过于依赖增程式车型的成功经验,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配置直接移植到纯电车型,而忽视了构建纯电车型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反馈促使理想开始重新审视其在纯电市场的策略。
面对外界的质疑,理想用实际行动回应。2月13日,理想汽车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已成功装机,同时,自研自产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和新一代电驱动总成也已在苏州半导体生产基地和常州电驱动生产基地实现量产。这一消息标志着理想在纯电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其摆脱增程式标签,迈向技术驱动型车企的重要一步。
理想的这一举动在国内车企中并不多见。比亚迪作为先行者,早在2020年就已推出自主研发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并应用于其新能源车型中,构建了从材料到封装的完整产业链。而吉利、小鹏、蔚来等车企,则在不同程度上聚焦于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对于碳化硅功率芯片的自研进展相对有限。广汽埃安则选择了与供应商合作研发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策略。
理想的碳化硅功率芯片自研成果,不仅是对外界质疑的直接回应,也是其构建纯电车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随着这些核心技术的陆续搭载于理想纯电车型,理想的纯电路线将不再仅仅依赖于配置优势,而是更加注重技术实力的展现。
在经历MEGA的市场考验后,理想汽车并未停下脚步。理想品牌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全新的纯电SUV车型,作为其在纯电市场的新一轮布局。根据理想的产品规划,到2025年,理想将推出包括5款增程车型、1款超级旗舰(MEGA)和5款纯电车型在内的丰富产品线。其中,纯电SUV系列备受市场关注,其命名和定价策略将成为决定其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
在定价策略上,理想纯电SUV车型可能会参考旗下L系列车型的定价逻辑,主要集中在30—40万元区间。然而,在这一价格区间内,理想将面临众多纯电车型的竞争。因此,理想纯电车型需要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性能来吸引消费者。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已推出了无图NOA功能,实现了“全国通行”的智能驾驶,这一创新功能或将成为其纯电车型的一大卖点。
随着理想在纯电技术领域的不断深耕,以及全新纯电SUV车型的推出,理想汽车正逐步摆脱增程式标签的束缚,向技术驱动型车企转型。未来,理想纯电车型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检验其转型成果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