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台积电N2与Intel 18A工艺比拼:晶体管密度与性能各有千秋

   时间:2025-02-14 11:30: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半导体领域的两大巨头台积电与英特尔的工艺技术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TechInsights与SemiWiki两大研究机构发布了关于台积电N2 2nm工艺与英特尔18A 1.8nm工艺的详细对比,揭示了两者在不同方面的独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官方公布的资料尚不完整,且各大厂商的工艺技术各具特色,难以直接进行优劣评判。因此,以下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实际表现还需等待具体产品的问世。

英特尔方面宣布,其18A工艺进展顺利,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量产。首款采用该工艺的产品代号为Panther Lake,主要针对笔记本移动市场。而台积电N2工艺同样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首发客户依然是苹果,AMD的Zen6系列预计也将采用该工艺。

在晶体管密度方面,台积电N2工艺展现出了显著优势。据研究显示,其高密度标准单元(HD standard-cell)的晶体管密度达到了每平方毫米3.13亿个,相比之下,英特尔18A工艺的晶体管密度为每平方毫米2.38亿个,三星的SF2工艺则为每平方毫米2.31亿个。然而,这仅仅是从标准单元晶体管的角度进行的统计,实际应用中,各大工艺节点都有其独特的设计。

性能方面,TechInsights认为,英特尔18A工艺相较于台积电N2和三星SF2具有优势,但这一结论同样取决于具体产品。不过,TechInsights的计算方法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因为其是基于台积电N16FF 16nm和三星14nm作为基准,再根据各自宣布的提升幅度计算得出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偏差。

英特尔18A工艺引入了PowerVia背部供电技术,这一创新技术有望大幅提升晶体管密度和性能,而台积电N2工艺则未采用该技术。

在功耗方面,TechInsights的分析指出,台积电N2工艺相较于三星SF2工艺更为省电,能效表现也是台积电的一贯强项。至于英特尔方面,目前尚需进一步观察,但预计其表现不会太差。

台积电N2工艺与英特尔18A工艺各有千秋,未来谁能更胜一筹,还需等待市场的检验。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技术竞赛无疑将推动半导体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