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开源与闭源的争议一直备受关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坚定地站在闭源一边,他认为开源模型会逐渐落后,甚至将其比作一种“智商税”。然而,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百度及李彦宏本人对于开闭源的态度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回顾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从2023年2月官宣文心一言项目,到3月正式启动邀请测试,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率先亮相,成为ChatGPT热潮后发布的AI聊天机器人产品。此后,文心大模型经历了多次升级,不仅在创作、问答、推理和代码能力上得到了全面提升,还新增了插件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其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文心一言在2023年8月31日对社会全面开放,用户可在APP和官网自由使用。
进入2024年,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6月,文心大模型4.0 Turbo版本发布,再次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和稳定性。而截至11月,文心一言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4.3亿,日均调用量更是超过了15亿次,较去年增长了超30倍。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百度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反映了文心大模型在市场中的广泛认可。
然而,在行业内部,开源模型的崛起给闭源路线带来了挑战。特别是中国开源模型DeepSeek的引发关注,对聊天机器人付费和闭源技术的基本盘造成了冲击。面对这一变化,百度开始调整业务方向,宣布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上架DeepSeek模型,并推出超低价格方案和限时免费服务。百度还在内部不断反思开闭源策略,李彦宏也在近期表示,开源模型能够帮助大模型传播,而更广的传播意味着更广的使用。
李彦宏态度的转变并非空穴来风。他认为,在AI、生成AI创新的早期阶段,更快的传播将有助于提高采用率,也有助于更多的人尝试这项技术,从而在应用层促成创新。这一观点表明,百度正在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开闭源问题,不再局限于模型本身的能力对比,而是更多地考虑技术传播和应用创新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开源方面的动作并非一蹴而就。早在之前,百度就已经在内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李彦宏曾在内部讲话中表示闭源模型的能力会持续领先开源模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这一观点似乎也在逐渐调整。如今,百度正在积极拥抱开源,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百度也在持续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李彦宏表示,科技公司需要维持技术领先,因此还要扩大投入。他看好to B应用的前景,并指出to C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应用还有显著差距,目前看不到大模型成为超级应用的方向。这一观点反映了百度对于AI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理性判断。
总的来说,百度在AI领域的开闭源策略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随着开源模型的崛起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百度正在积极调整策略,试图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新的机遇。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百度对于技术传播的重视和应用创新的追求,也反映了其在AI领域持续探索和创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