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行科工:均价2000元自行车撑起IPO,先分红后募资扩产为哪般?

   时间:2025-02-14 16:18: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自行车制造的企业,近日正式提交了港股IPO的申请,意图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这家企业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主打产品——均价约为2000元的自行车,正成为其冲击资本市场的有力武器。

大行科工作为折叠自行车领域的佼佼者,其产品线已从单一的折叠车型扩展到公路车、山地车、儿童车及电助力车等多个类别。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大行科工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2.54亿元、3亿元和3.52亿元,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分别为3143.4万元、3485万元和4583.8万元。这一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更离不开大行科工自身的产品布局与市场策略。

从产品角度看,大行科工的自行车分为三个档次,分别面向高端、中端和大众市场。其中,中端市场的自行车以其适中的价格和较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大行科工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中端自行车的销量从2022年的15.69万辆增长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17.52万辆,每辆平均售价也从1840元增长至1966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然而,在业绩持续增长、市场前景看好的背景下,大行科工的一个决策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持续超过100%,且自产自行车的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行科工却选择了在报告期内大举分红。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已现金分红4150万元,占到了合计净利润的37%。这一决策不仅令人费解,更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的质疑。

面对产能瓶颈,大行科工不得不依赖OEM供应商来满足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分别有4.4万辆、7.65万辆和9.42万辆自行车由OEM供应商生产,占比逐渐上升。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大行科工依然选择了分红而非扩产,这一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其未来发展计划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大行科工此次港股IPO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再生产。公司计划在惠州工厂附近建设新的生产设施,预计2027年可投入运营,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公司还将考虑投资或收购合适的生产商或OEM供应商,并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现有的惠州工厂,以提高运营效率。然而,这一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公司如何平衡分红与扩产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大行科工依靠均价2000元的自行车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但在产能瓶颈和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公司却选择了大举分红而非扩产。这一决策不仅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更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投资者在关注公司IPO进程的同时,也将密切关注其扩产计划的实施情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