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民智驾浪潮下,头部车企加速自研芯片赛道竞争

   时间:2025-02-14 18:03: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智能驾驶时代的加速到来,智驾芯片作为核心算力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普遍认为,专用ASIC芯片将逐渐取代通用芯片,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新宠。

近期,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并推出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涵盖多个价格段的车型。这一举措被视为推动全民智驾普及的重要一步。就在比亚迪发布会前夕,长安汽车也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携手多家中国车企共同开启全民智驾新时代。

行业研究机构指出,智驾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作为实现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关键算力核心,将迎来大规模起量和应用。目前,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中高阶智驾渗透率不到20%,这意味着相关芯片解决方案拥有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在此背景下,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芯片厂商备受关注,他们推出的中低阶方案芯片被认为更适合大众市场。

在智驾芯片领域,通用芯片和专用ASIC芯片成为两大主要阵营。通用芯片以GPU为计算核心,虽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计算需求,但存在较大的算力浪费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小鹏汽车等车企决定自研芯片,以追求更高的算力和更低的能耗。而ASIC芯片则专为特定应用需求而设计和定制,能够针对智能驾驶中的特定算法和功能需求进行深度优化。

蔚来、吉利、小鹏汽车等头部车企纷纷加速布局自研芯片。蔚来宣布其自研的5nm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成功流片,吉利也发布了自研的7nm制程工艺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小鹏汽车则推出了自研AI芯片“图灵”,可应用于多个领域。比亚迪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BYD 9000芯片,用于部分车型的AI智能座舱。

新势力车企在自研芯片方面主打超高算力,如蔚来和小鹏汽车自研的芯片算力分别可达1000TOPS和750TOPS。而比亚迪由于销量集中在低端车型,自研芯片算力相对较低,未来将主要搭载在10万至20万元车型上,以高销量回收研发成本。理想汽车也在积极自研芯片,代号“舒马赫”的项目已有流片消息传出。

除了自研芯片外,部分车企还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参与智驾芯片产业。地平线机器人在上市前获得了包括广汽资本、长城汽车、东风汽车、比亚迪等多家车企的投资。黑芝麻智能也获得了蔚来、上汽集团等知名机构的融资。国产智驾芯片厂商在市场上的表现愈发强劲,如华为昇腾610、地平线征程系列等芯片在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上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驾芯片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哪家车企或芯片厂商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佼佼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