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宏大的结构改革计划,旨在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据日经新闻披露,该计划不仅涉及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调整,还包括了重大的财务重组。
作为改革的一部分,日产计划在泰国等地关闭三家工厂,并在中国市场削减30%的产能。据透露,到2024财年(即截至2025年3月),日产将为此投入高达1000亿日元的改革费用,并将在后续财年继续追加相关支出,这无疑将对其短期内的财务状况构成一定压力。
日产汽车同时下调了2024财年的全年业绩展望,预计净营收将达到12.5万亿日元,而营业利润则仅为1200亿日元。更令人瞩目的是,日产预计将在该财年录得800亿日元的净亏损,这无疑是其近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为了应对业绩困境,日产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激进的产能削减措施,计划减少约100万辆的产能,相当于全球总产能的20%。与此同时,日产还将进行大规模裁员,预计将有9000名员工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日产计划关闭位于江苏省的一家乘用车工厂,并将年产能削减至100万辆,这一举措反映了日产对中国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判断。
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已成为其业绩不振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24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96,631辆,同比下降了12.23%,这已是连续第六年出现销量下滑。回顾2018年,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全年销量高达156.4万辆,与如今的业绩相比,销量几乎减半。
值得注意的是,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并非个例。日系车品牌如本田和丰田同样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销售瓶颈。2024年,本田中国累计销量为852,269辆,同比大幅下跌30.94%;而丰田中国虽然销量仍高达177.6万辆,但也同比下降了6.9%。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被崛起的国产品牌所蚕食。
日产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无疑是对当前市场挑战的直接回应。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日产正试图通过调整产能、优化结构和削减成本来重振业绩。然而,这一过程中伴随的财务压力和人员调整,也将是日产必须克服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