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险成“吞金兽”,省钱神话破灭?

   时间:2025-02-15 00:48:2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许多人开始将购车选择转向这一环保领域。然而,购车后的养车成本,尤其是车辆保险费用,却让不少车主感到困惑与无奈。

一位车主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购买了一款标价约3万元的电动小车“奔腾小马”,经过各种优惠后,实际支付仅约1万元。然而,首年的保险费用却高达3770元,几乎占到了车价的一半。许多车主都抱有类似经历,首年高昂的保费让他们不得不咬紧牙关,期待第二年能有所降低。然而,即使一年未出险,续保费用有时甚至会比首年还要高。

影响车险价格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车主年龄、汽车价格等。保险公司给出的涨价理由也五花八门。车主们逐渐发现,如果车辆的年度行驶里程过长,比如超过两三万公里,保费就容易上涨,因为这可能被保险公司视为用于网约车或顺风车运营。如果某款车型经常被用作网约车,其风险评级可能会提高,成为“高风险”车辆。

对于曾经出过险的新能源车主来说,续保期的保费更是让他们心里没底。有的车主在出险两次后,保费从4000元飙升至8800元。更有甚者,多次出险的车主在寻找车险时面临困难,最终只能选择最基础的交强险,这无疑增加了他们上路的风险。

新能源车险价格普遍较高且不稳定,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出63%。即使不考虑车龄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新车高出约10%。

高昂的车险费用让不少新能源车主感到压力山大。为了尽量降低保费,他们想尽办法,比如贴上隐形车衣防止剐蹭,安装底盘保护壳来保护电池等。遇到一些小磕碰,他们宁愿自费修理,也不愿通过保险,以免保费上涨。这看似有些讽刺,原本是为了保障车主利益的汽车保险,如今却成了需要车主精心呵护的对象。

面对不断上涨的新能源车险费用,车主们纷纷指责保险公司“唯利是图”。然而,事实上,新能源车险行业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23年亏损更是高达67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赔付率过高所致。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承保及风险管控等问题备受关注与争议。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这是导致其保费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能源汽车集成了众多高级智能化设备,一旦发生碰撞,维修成本大幅上升。即便是小剐蹭,也可能涉及智能设备的维修或更换,费用不菲。新能源汽车配件的高度集成化也增加了维修难度和成本。

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一些新能源车企开始涉足保险业务。比如比亚迪、蔚来等车企都成立了自家的保险经纪公司或直接开设了保险公司。然而,尽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担忧,但保费依然居高不下。比亚迪的车险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销量庞大,其保险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而蔚来的车险则更注重提供附加服务,价格相对较高。

面对高昂的保费,一些车主开始考虑“消费降级”,在购买保险时更加注重性价比。许多购买10万元左右小车的车主,在第一年购买全险后,开始考虑只购买最基础的交强险和第三方责任险,以节省保费支出。这一趋势对新能源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