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落幕的2025长宁健康游戏冬令营活动中,青少年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融合趣味性的团体心理游戏与健康游戏的理论知识,引导青少年形成合理的游戏观念,实现“以游戏之力,超越游戏本身”的目标。
活动当天,天山路街道的15名青少年摇身一变,成为游戏开发者,他们参与了从“公司创立”到“项目打造”的全过程,并最终在天山驿空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项目发布会”。
发布会上,三支青少年团队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他们各自游戏项目的特色与亮点,特别是设置的防沉迷系统,旨在帮助青少年平衡学习、游戏与生活的时间分配。他们还分享了研发过程中的深刻领悟,包括游戏障碍的认识、社交技能的提升以及情绪管理的技巧。
家长们见证了孩子们的积极表现,深感欣慰。他们表示,这次冬令营不仅将心理学知识与趣味游戏巧妙结合,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线下活动的热情,还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看待游戏、从游戏行为中洞察孩子内在需求的重要性。
本次冬令营由长宁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妇联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指导,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与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主办,天山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承办。活动为期两天,面向10至15岁的青少年,特别是存在或可能存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风险的青少年,旨在通过游戏课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健康游戏的积极影响。
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孙岩介绍,活动中,青少年们被分为三个“游戏公司”,通过团队游戏深入了解游戏障碍、游戏功能、奖励机制及支持系统,同时学习社交与情绪管理。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健康使用游戏、管理“屏幕时间”、预防游戏危害,并掌握了情绪和压力管理技能。
活动还设置了助教和观察员,负责观察青少年的发言和行为,及时发现并甄别情绪和心理问题。对于需要干预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会提供现场引导或后期干预。活动还通过游戏障碍筛查量表,早期识别青少年的游戏障碍情况,为需要个体化干预的青少年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往往不仅因为游戏本身的吸引力,还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需求缺失有关。因此,本次冬令营还特别推出了家长课堂,并安排家长参与项目发布会,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帮助他们理解孩子游戏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压力,从而精准施策。
作为长宁区“家-校-医-社”游戏障碍早期预防实践基地的青少年健康游戏品牌,此次冬令营不仅为青少年筑起了一道保护墙,还帮助家长科学看待游戏、理解孩子的游戏需求,并引导他们合理游戏,让游戏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