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锂电池“精准治疗”技术问世,废旧电池或将迎来“新生”?

   时间:2025-02-15 08:07: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池技术的革新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锂电池领域的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一种创新技术,为废旧电池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解决了电池老化、性能衰减等一系列难题。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锂电池的“寿命”问题与人体健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关键在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他们提出,如果能精确补充这些损失的锂离子,就能显著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基于这一理念,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锂载体分子,宛如一剂“特效药”,可通过注射方式为电池“补充营养”。

据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成员高悦介绍,这项技术实现了对电池的“精准治疗”,使用后能让电池恢复到接近初始状态。以商用磷酸铁锂电池为例,传统上在使用2000次后就会因容量衰减而报废。但采用这一新技术后,电池在经历12000次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状态,几乎与全新电池无异。

那么,这种神奇的锂载体分子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科研团队巧妙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构建了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优化,终于找到了这种理想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高悦还透露,这种分子不仅修复商用电池效果显著,而且成本极低。更重要的是,它还有望助力开发全新的绿色电池,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这一发现无疑为锂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通过了多种电池的测试,并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团队正积极推动其商业化进程,期待尽快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惠及广大消费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