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平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DeepSeek时刻真的来了吗?

   时间:2025-02-15 09:53: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场以“智驾平权”为旗号的新价格战正悄然兴起,而这场战役的先锋,正是主打性价比的比亚迪。

近日,比亚迪在其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其中“天神之眼”技术备受瞩目。摩根士丹利对此评价称,这或许是自动驾驶领域的“DeepSeek时刻”,即将深奥昂贵的技术普及到低价甚至免费的产品中。

比亚迪并非孤军奋战,长安、吉利、宝骏等品牌也在积极跟进。长安表示,自2025年起将全面停售非数智化新车,并将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到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上。吉利则计划在今年3月发布其AI智能化战略,宝骏则宣称将开启“智驾元年”。

这些车企的举动,无疑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有观点认为,它们正在通过“智驾平权”的口号,打一场“加量不加价”的变相价格战。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场价格战持欢迎态度,一些从业者对此表示了明确的反对。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从燃油车时代的传统降价手段,如限时降价、无息贷款等,到新能源汽车时代通过技术革新和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车企们正在探索新的竞争方式。

从技术层面看,“智驾平权”的实现离不开软硬件成本的下降和数据算法的优化。智能驾驶系统如同驾驶员的信息处理系统,需要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录入信息,通过AI芯片、线控系统等连接器传输信息,最终由操作系统、高精度地图等软件做出决策。

随着中国资本的涌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智能驾驶领域的硬件成本大幅下降,软件算法也在不断优化。比亚迪等车企通过累积用户数据和路况信息,不断迭代智驾系统,使其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这场价格战已经持续两年多,上半场主要围绕电动化展开,各大车企通过研发更高效的电池,以性价比高的电动化产品冲击燃油车市场。从2023年起,比亚迪连续三年发起新春大促销活动,其他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也纷纷跟进。

进入2025年,价格战进入下半场,宣传重点从“油电同价”转为“智驾平权”。比亚迪、长安等车企通过推出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价格战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些主机厂、供应商和经销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部分消费者甚至因车企的降价促销而“踩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7.3%。

尽管如此,以技术进步驱动的价格战仍然对中国汽车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它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加速了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也巩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实力。如今,消费者只需花费更少的钱,就能享受到续航长、充电快、智能化水平高的好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