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ZK.US)与吉利汽车(0175.HK)联合宣布了一项重大企业重组计划,标志着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汽车的51%股权收购及注资,领克成为极氪旗下的控股品牌。这一举动也意味着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该集团现涵盖极氪汽车与领克汽车两大品牌。
极氪科技集团高层管理团队也随之浮出水面,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及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出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领克品牌CEO,林杰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及用户委员会主任,林金文同样担任集团副总裁,袁璟成为集团CFO,而关海涛则出任CBO。高层管理团队随后与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安聪慧在会上明确表示,极氪科技集团坚持双品牌战略不动摇,并强调中后台资源将实现共享。他透露,集团未来不仅计划将整车出口至国际市场,还将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
安聪慧进一步阐述了极氪与领克合并的战略意义,指出此举旨在推动品牌升级,而非依赖价格战。他强调,企业应依靠技术、产品及品质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安聪慧还透露,极氪智驾系统将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及安全性,领克与极氪品牌将全面采用极氪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
刘向阳指出,领克品牌在欧洲市场借助沃尔沃的庞大经销商网络,成功拓展销售渠道,并利用沃尔沃的资源优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据公告显示,领克品牌2022年营收达到291亿元,除税前盈利1亿元;而2023年营收增长至347.87亿元,但除税前亏损16亿元。极氪科技集团在完成合并后,设定了2025年销量目标为71万台,其中极氪品牌32万台,领克品牌39万台。
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安聪慧强调,极氪科技集团的双品牌战略不会改变,两个品牌将保持各自的渠道,但中后台资源将实现共享。他透露,极氪品牌将主攻中高端市场,特别是中大型车领域,而领克品牌则在中型车市场以混动技术为主。
林杰补充说,极氪品牌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发展,而领克品牌则能借助其渠道资源,帮助极氪更好地覆盖三四五线城市市场。他还指出,尽管两个品牌将在渠道开发上进行协同,但品牌展厅仍将保持独立。
安聪慧在回答关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未来规划时表示,领克和极氪合并后将形成平台化战略,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他透露,领克品牌将率先在领克900车型上使用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并配备最新的英伟达Thor芯片。
安聪慧还表示,极氪科技集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已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和硬件自制能力。他透露,极氪智驾系统即将开启车位到车位(D2D)万人公测,并计划在今年4月实现全量推送。
在谈到国际市场时,安聪慧指出,极氪科技集团将通过整车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种方式拓展国际市场。他透露,集团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项目,但具体进度尚未公开。
针对L3级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安聪慧表示,极氪科技集团已提前布局相关技术,并将全面推进L3级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他透露,极氪将在四季度的技术发布会上详细介绍和展示相关技术和产品。
在回答关于合并后结构性成本降低的问题时,安聪慧表示,合并后极氪科技集团的研发投入预计将降低10%以上,这一效益已经开始显现。他透露,集团在合并后三个月内已完成了组织架构、人员调整及产品和技术的规划。
刘向阳在回答关于海外市场服务的问题时指出,领克品牌在欧洲市场借助沃尔沃的服务体系和资源,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其他新兴市场,领克和极氪将整合销售和服务资源,通过数字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安聪慧在回答关于价格竞争的问题时强调,极氪和领克的合并旨在推动品牌升级,而非依赖价格战。他指出,企业应依靠技术、产品和品质竞争力来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优质品牌。
最后,安聪慧透露,极氪和领克品牌在完成合并后,每个品牌的产品数量减少了约20%,以更聚焦地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