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ZK.US)与吉利汽车(0175.HK)联合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标志着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汽车的收购及注资,以51%的股份控股领克。这一举动也宣告了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该集团将涵盖极氪汽车与领克汽车两大品牌。
伴随这一消息,极氪科技集团的管理团队也随之公布。安聪慧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及极氪科技集团CEO,刘向阳为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领克品牌CEO,林杰则出任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及用户委员会主任,林金文、袁璟、关海涛分别担任集团副总裁、CFO和CBO职务。
在随后的媒体交流会上,安聪慧明确表示,极氪科技集团的双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并强调中后台资源将实现共享。他透露,集团未来不仅计划整车出口国际市场,更致力于实现本地化生产。
安聪慧进一步阐述了合并的战略意义,指出此举旨在推动品牌向上发展,而非依赖价格战。他强调,企业需依靠技术、产品和品质竞争力来赢得市场。极氪智驾系统将不断提升,解决更好用和更安全的问题,领克和极氪将全面采用极氪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
刘向阳分享了领克在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特别是通过借助沃尔沃的经销商网络和服务体系,领克在欧洲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领克品牌正逐步丰富其出海产品矩阵,并利用沃尔沃的资源能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财务方面,极氪于2024年11月斥资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领克集团的估值达到183.28亿元。领克2022年营收为291亿元,盈利722万元;而2023年营收增长至347.87亿元,但出现11亿元的税后亏损。合并后,极氪科技集团设定了2025年销量目标为71万台,其中极氪32万台,领克39万台。
在媒体提问环节,安聪慧回应了关于品牌渠道和产品整合的问题。他强调,极氪和领克将继续保持各自独立的渠道,但中后台资源将实现共享。两个品牌在产品线上将有所区分,极氪主攻高端市场和中大型车,领克则侧重于中型车及小型车市场,其中小型车将主要聚焦纯电车型。
安聪慧还透露,极氪将借助领克的渠道资源,特别是在中国三四五线城市,通过协同开发提升渠道覆盖度。同时,极氪和领克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将实现平台化战略,全面使用极氪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
对于国际市场,安聪慧表示,极氪科技集团将通过整车出口和本地化生产两种方式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他特别提到,领克和极氪的合并将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包括降低研发成本、提升采购和制造效率,以及优化营销和服务体系。
袁璟在财务角度上表示,随着两个品牌的整合和业务深度协同,极氪科技集团的盈利时间点将大幅提前。他预计,在2024年合并后销量达到50万辆的基础上,2025年挑战70万辆的销量目标,将带来销售收入的显著提升和盈利能力的增强。
安聪慧最后指出,领克在欧洲市场遇到的盈利挑战已通过调整管理模式和与沃尔沃的紧密合作得到快速改善。他强调,极氪品牌将继续提升整车毛利率,并对通过平台化、规模化和聚焦策略实现良好财务表现充满信心。
安聪慧还透露了极氪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即将开启的车位到车位(D2D)万人公测,以及全量推送计划。他强调,极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已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和硬件自制能力,将加速推动智驾系统的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