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汽车行业掀起了一股新的合作热潮,众多车企纷纷宣布与新兴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建立合作关系。自2月初以来,已有近20家车企及品牌宣布在智能座舱或AI运营领域与DeepSeek展开深度合作,这其中包括吉利、奇瑞、东风、长城等自主品牌,一汽-大众、smart等合资企业,以及零跑、智己、极狐等新兴造车势力。
DeepSeek,作为一款由国内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的语言理解和逻辑思考能力迅速走红市场。用户量和访问量的持续攀升,使得DeepSeek成为了车企眼中的“香饽饽”,他们希望通过与DeepSeek的合作,能够提升车机的智能交互体验。
这股热潮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初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大模型后的场景,当时也有十几家车企争相接入。然而,接入文心一言后汽车智能化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行业内对此的反馈并不多。那么,此次车企集体接入DeepSeek,能否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呢?
DeepSeek的爆红始于2025年初,吉利汽车率先宣布成为第一家接入DeepSeek的车企。随后,极氪、岚图、宝骏、智己、东风、零跑、长城、深蓝、smart、广汽集团、极狐等企业纷纷跟进,发布了与DeepSeek合作的公告。车企们纷纷表示,接入DeepSeek后,车内语音交互将更加自然流畅,场景理解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虽然大部分车企已经搭载了智能交互系统,但消费者反映许多交互功能仍然存在不够自然和聪明的问题。DeepSeek的接入被认为将有助于缓解这些痛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专家鹿文亮介绍,DeepSeek主要用来提升复杂问题的推理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体验。
东风汽车表示,接入DeepSeek后,其智能座舱系统不仅能精准识别驾驶员意图,还能根据舱内外场景提供个性化推荐与主动服务。这将使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进化为“智慧出行伙伴”。
此次车企扎堆接入DeepSeek,体现了他们对智能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开工信中提到,DeepSeek不仅实现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产品体验,更将成本压缩到了极低水平。他认为,AI将在下一个十年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
然而,对于车企接入DeepSeek的前景,行业内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认为,虽然DeepSeek的接入有望带来更优的座舱交互体验,但目前主要应用在语音控制和训练方面,与更为复杂的智能驾驶关联不大。因此,能否对智能驾驶能力带来显著提升,成为DeepSeek受关注的又一大因素。
法雷奥集团中国区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表示,虽然DeepSeek支持AI上车应用,但目前车企直接把DeepSeek接入智能驾驶系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信息输入源和应用场景有较大差异,且DeepSeek的稳定性也存在较大挑战。他认为,在智能座舱这类不直接关联到驾驶安全的场景下,也不能盲目依赖DeepSeek,否则也会有安全隐患。
一些车企还在探索DeepSeek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一汽-大众宣布其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在60多家经销商展开试点。
总体而言,DeepSeek的接入能否给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带来实质性提升,还取决于车企能否在DeepSeek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差异应用。大模型上车不是简单替换一个大模型,而是需要车企在车端进行优化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