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一款名为DeepSeek的大型语言模型在国内迅速走红,成为众多车企竞相合作的新宠。这款由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语言模型,凭借其卓越的语言理解和逻辑思考能力,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车企的目光。
自2025年初以来,DeepSeek的火爆程度不断攀升,引发了车企集体接入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家车企及品牌宣布与DeepSeek在智能座舱或AI运营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这些车企涵盖了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东风、长城,合资品牌如一汽-大众、smart,以及造车新势力如零跑、智己、极狐等。
DeepSeek的迅速崛起,无疑为车企提供了一个提升车机智能交互体验的新途径。在当前汽车智能化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智能交互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但许多现有系统仍存在交互不够自然、流畅和聪明的问题。DeepSeek的接入,被业内视为缓解这些交互痛点的有效手段。
据悉,DeepSeek主要被应用于提升智能座舱的语音控制和训练方面。通过深度融合,车企可以利用DeepSeek对车控和主动交互等模型进行蒸馏训练,从而提升语音交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例如,吉利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将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交互体验。
除了吉利之外,极氪、岚图、宝骏、智己、东风、零跑、长城、深蓝、smart、广汽集团、极狐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与DeepSeek展开合作。这些车企的集体接入,不仅体现了对智能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智能座舱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和全新应用场景。
然而,尽管DeepSeek的接入被寄予厚望,但业内对其实际效果仍存在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DeepSeek的开源和低成本部署将加速AI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降低技术门槛和应用成本,提升智能汽车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但也有观点认为,当前车企与DeepSeek的合作更多是出于噱头考虑,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DeepSeek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由于信息输入源和应用场景的差异,以及DeepSeek稳定性的挑战,目前车企直接将DeepSeek接入智能驾驶系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DeepSeek能否对智能驾驶能力带来显著改进,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如此,DeepSeek的火爆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的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DeepSeek的阵营中,行业内的技术壁垒有望被打破,AI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