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最新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在2025年初获得了坚实的金融支持。1月份的金融总量保持了合理的增长态势。
具体而言,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了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保持稳定。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在1月份达到了7.06万亿元,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人民币贷款新增量也颇为可观,达到了5.13万亿元。
信贷市场在1月份也展现出多个亮点。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12.7%和11.4%,均超过了全部贷款的增速,显示出金融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特别支持。
1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同比下降了约0.4个百分点,达到了历史低位。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
在消费领域,网络消费也迎来了“开门红”。据商务部数据,“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在1月7日至2月5日期间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期间,全国日均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2%。
在多项政策利好推动下,网络消费呈现多样化增长。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洗碗机、净水器线上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71.8%和47.4%。同时,跨境游也受益于免签政策扩大和假期延长,在线旅游销售额增长了35.2%。
非遗文化在春节期间的推广也带动了相关旅游产品的热销。非遗演出、民俗游园等线上销售额分别增长了407.7%和109.8%。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火热也推动了在线文娱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达到了55.5%。
在农业方面,随着“雨水”节气的临近,全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由南向北有序展开。面对部分地区的干旱情况,如山东东营的大型引黄灌区已经开泵提水,确保麦田得到充足灌溉。
在华南地区,早稻的浸种育秧工作已经开始,而北方地区则正在进行备种备肥和农机检修工作。化肥等农资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为春耕备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海南等地还推出了农机券政策试点,通过电子券形式对农机作业服务进行补贴,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