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则重大消息,极氪与领克两大汽车品牌正式官宣合并,并宣布完成股权交割,标志着极氪科技集团的成立。此次合并后,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而领克剩余的49%股份仍由吉利汽车的全资子公司持有,领克因此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据悉,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将采取双品牌策略,其中极氪品牌将主打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中型车聚焦纯电动车型,而大型车则主打超级电混技术。领克品牌则将继续发力20万元及以上的市场,小型车以纯电为主,中大型车则聚焦混动技术。这一策略无疑为两大品牌明确了市场定位,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极氪科技集团还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两年内实现年产销百万台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极氪将2025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71万台,其中极氪品牌计划销售32万台,领克品牌则计划销售39万台。从最新的销量数据来看,极氪和领克在2024年均实现了显著的同比增长,但要想达到2025年的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车型方面,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其中,极氪品牌将推出3款新车,领克品牌则计划推出2款新车。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极氪科技集团也在积极布局智驾领域。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L3级自动驾驶技术即将正式落地,搭载该技术的新车也将在上海车展期间亮相,并计划在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
除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更新迭代,极氪科技集团还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优化。领克品牌在产品端由原本的项目制转变为两条产品线决策制,涉及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硬件集成、功能集成等功能模块都将划归各产品线负责。同时,研发能力中心由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管理,智驾和智舱两块业务分别由陈奇和姜军牵头负责。
在销售方面,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将继续独立运营,但也会建立沟通机制,如用户委员会等,以定期讨论和拉通相关决策事宜。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兼用户委员会主任林杰表示,极氪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在三四五线城市则以直营的方式建店成本较高。因此,合并后极氪将借用领克的渠道投资商资源,并在后台上共享领克售后服务体系,但在品牌展厅上,极氪和领克仍将是独立的。
在海外市场上,极氪和领克也计划进行资源整合。除了欧洲市场外,新兴市场将合并成一个团队进行运营。2025年,领克和极氪计划在海外累计落成超过200家门店,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是吉利资源整合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车企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传统车企纷纷进行品牌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长城汽车将欧拉品牌的服务全面迁移至长城汽车App,并宣布哈弗品牌总经理兼任欧拉品牌总经理,被视为品牌整合的关键一步。上汽乘用车也官宣了荣威与飞凡两大品牌的合并。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自主车企经历了两个明显的扩张时期,分别是以自主品牌攻占高端市场和传统车企孵化新品牌。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定位上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导致竞争力下降。因此,高效共享资源变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帮助车企降低成本,还能够提升整体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极氪和领克的合并无疑将为吉利集团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极氪科技集团将继续发挥双品牌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年产销百万台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