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保时捷电动化受挫,中国销量下滑,或弃Taycan裁员1900人

   时间:2025-02-15 16:51:0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保时捷,这一昔日汽车行业的利润王者,近年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其在2023年的营收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但盈利能力却如同断崖般急剧下滑,甚至在2024年首次迎来了负增长。

这一转变的幕后推手,竟是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作为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贡献率屡超三成。然而,这一趋势在2023年出现了逆转,贡献率下滑至24.8%,而到了2024年,更是进一步跌至18.3%。

保时捷电动车Taycan的引入,似乎并未能扭转这一颓势。自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Taycan并未经历大改款,与国内新能源车一年一换代的快节奏格格不入。其操作界面在缺乏智驾系统和智能座舱的加持下,显得愈发陈旧。

尤其当小米SU7在2024年上市后,Taycan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无论是智能化、电气化还是产品品控,Taycan都被小米SU7远远甩在身后。即便是保时捷引以为傲的性能,在SU7的价格优势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不仅如此,保时捷在国外的电气化转型之路也充满坎坷。这一传统超跑品牌在向电气化迈进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老钱”阶层的质疑。在海外,保时捷的拥趸们仍钟情于传统发动机带来的驾驶快感,而非电机所刷出的马力。

同时,新兴消费群体在电动保时捷和特斯拉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后者。保时捷的电动化转型几乎失去了全球范围内的支持,使其与当前的主力消费人群渐行渐远。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保时捷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削减1900个工作岗位,其中大部分来自电动化部门。这一举措或许意味着保时捷在战略上将放弃Taycan及未来的电动汽车项目。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小米SU7在上市之初曾表示学习保时捷,却未曾料到这位“学生”如今已将“老师”逼入了困境。随着产能的提升,小米SU7月销量已高达2万台,而保时捷Taycan的全年销量甚至不足小米汽车一周的销量数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