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科院团队创新流感疫苗技术,两大《自然》子刊齐发

   时间:2025-02-15 17:01:2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传来好消息,司龙龙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策略,这一成果有望为流感防控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流感,这一由传播迅速且易于变异的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司龙龙团队基于其自主研发的PROTAC(蛋白降解靶向技术)技术,进一步推出了PROTAR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流感疫苗。该疫苗策略旨在显著提升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应对流感病毒的变异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成果于今年1月15日同时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微生物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突破性技术不仅为流感疫苗的研发开辟了新方向,也为其他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疫苗在应对病毒变异和确保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司龙龙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PROTAR疫苗库。其核心在于“生命开关”元件PTD,这一元件能够精确调控病毒关键蛋白的稳定或降解,从而实现病毒的“减毒”。

研究团队利用细胞内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将PTD元件引入病毒蛋白的两端,使得病毒在正常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大大减弱。这一策略不仅有效降低了病毒的致病性,还保留了其免疫原性,为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究团队还通过大量的筛选和鉴定工作,构建了包含22类PROTAR疫苗株的疫苗库。这些疫苗株为疫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进一步提升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大规模生产疫苗,团队还设计了特殊的工程细胞,能够在疫苗生产阶段移除PTD元件,确保病毒蛋白的稳定表达,实现高效制备。

然而,第一代PROTAR技术存在一个局限性,即PTD元件只能装载在病毒蛋白的两端。为了克服这一限制,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PROTAR疫苗2.0。新一代技术允许PTD元件灵活装载在病毒蛋白的任何合适位置,包括蛋白内部,大大提高了技术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这一升级不仅实现了更精细的病毒调控,还为未来在同一病毒颗粒上装载多个PTD元件以进一步提升疫苗安全性创造了条件。在动物实验中,PROTAR疫苗2.0展现出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不仅能够在流感病毒中提供广泛的免疫保护,还显示出适用于多种病毒疫苗研发的潜力。

这一创新性的疫苗策略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其他病毒疫苗的研制中,显著提升流感疫苗及其他病毒疫苗的效果,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