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S800的豪华宣言在市场引发了一场风波。一张朋友圈截图迅速在网络上流传,截图中的发言者何畅声称:“有些技术,无法平权利,尊贵的人,优先享受。”这句话下方配的是尊界S800的海报,直接挑战了科技平权的行业共识,并再次明确了尊界的品牌定位——一个对标迈巴赫及劳斯莱斯的超豪华品牌,售价高达百万。
尊界的这一系列操作并非空穴来风。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尊界S800的展台就采取了邀请制,只允许VIP进入,将“尊贵优先”的体验演绎到了极致。然而,尊界S800背后的制造商江淮汽车,却从未涉足过高端车市场,甚至在低端乘用车领域也缺乏话语权,这种“错位”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尊界是华为和江淮合作的产物,也是华为鸿蒙智行系列中首个且唯一的百万级品牌。2023年12月,江淮宣布将与华为联手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江淮负责开发制造,华为负责销售渠道。一年后,尊界S800面世,作为D级轿车,预售价在100万至150万元之间,搭载了途灵Ⅱ龙行平台和L3智能驾驶架构,官方称预售开启48小时内就被预订了2108台。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对尊界S800充满信心,称其超越了迈巴赫和劳斯莱斯Phantom的档次,定位更豪华、更高端、更舒享。然而,国产新能源豪车赛道的空间容量有限,且相比其他品牌,尊界还面临着一个隐形痛点——江淮。
江淮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其以商用车起家,曾有过辉煌时期。然而,进入乘用车市场后,江淮一直未能打破“大众车”的固有印象,旗下的乘用车品牌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这样的产品布局导致江淮在面对高端市场时显得力不从心。
江淮为了补足短板,曾尝试与蔚来汽车和大众集团合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与蔚来的合作以代工费为主要收益,随着蔚来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双方的合作也宣告结束。与大众的合作更是以大众获得实际控制权,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安徽而告终。如今,江淮能抱的“大腿”只剩下了华为。
然而,尊界与华为是江淮的唯一,但江淮却不是华为的唯一。华为已经集齐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后两者尚未入市)等品牌。其中,问界的成功尤为显著,不仅帮助华为车Bu实现了盈利,也提升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比之下,江淮的经营情况却日益严峻。自2017年起,江淮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累计亏损超过110亿元。去年,江淮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7.7亿元,创下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尊界S800能否成为江淮的救命稻草,市场充满了疑问。
尽管尊界S800在预售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面对市场的质疑和江淮的经营困境,尊界能否走得更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江淮需要在这场背水一战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而尊界S800,或许就是他们最后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