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在2024年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无疑是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的深度融合。据最新行业报告显示,一系列关键细分领域如热管理系统、车载摄像头、雷达系统、高压高速线束以及智能后视镜等,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具体而言,这些细分领域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总和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并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跃升至3500亿元以上,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在10%至50%的区间内波动。其中,域控制器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智慧大脑”,其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惊人的1376.5亿元,并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增长,有望在2030年突破2800亿元大关。
线控底盘技术同样不容忽视,包括线控制动、空气悬架以及线控转向等在内的多项技术,正逐步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空气悬架,其市场渗透率已从2023年的2.7%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4.5%,并预计将在2026年形成128.11亿元的市场规模。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域控制器、线控底盘以及车载电源集成等关键领域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在域控制器市场,传统Tier 1供应商、本土企业、消费电子企业以及整车厂自研等多种模式并存,本土企业如德赛西威凭借其灵活的开发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优势,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线控底盘领域,虽然外资品牌如博世、采埃孚等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国内企业如伯特利、弗迪动力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断蚕食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车载电源集成市场则以车企自主配套为主,但第三方供应商如威迈斯、英搏尔等也在积极布局,试图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
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的国产替代趋势日益明显。在热管理系统、车载摄像头以及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国内供应商如三花智控、舜宇光学、速腾聚创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正逐步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零部件价格的下降,更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