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于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盛会——“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吸引了众多行业内的专家与企业代表。
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研发总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王德平博士,分享了中国一汽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深耕细作。自2014年起,中国一汽便以整车需求为导向,积极投身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王德平透露,目前该项目的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应用。
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孙华军也带来了好消息。他表示,2024年比亚迪已成功下线了60ah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品,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到2030年后则有望实现大规模上车。
国轩高科和长安汽车同样不甘落后。国轩高科计划于2027年进行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上车实验,并预计在2030年实现量产。而长安汽车则更为雄心勃勃,他们计划在2030年推出包括液态、半固态、固态在内的8款自研电芯。
然而,与国产车企的热情相比,外资品牌对固态电池的态度则显得更为谨慎。宝马的研发主管Frank Web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距离真正普及还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
固态电池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其相较于传统的电解液电池具有显著的优势。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超过400wh/kg,几乎是当前三元锂电池的两倍,这意味着装车后的续航能力将大幅提升。由于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电解质,因此对低温环境的耐受性更高,有效解决了电动车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性能下降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大车企的积极投入,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正逐步走向现实,未来或将为电动车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