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其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股价一路飙升,创始人王长田的财富也随之急剧增长。该片不仅在国内市场引发观影热潮,更带动了光线传媒整体业绩的显著提升。
近期,光线传媒的股价已连续多次触及20%的涨停板,截至本周五收盘,股价已攀升至34.73元,公司总市值高达1018.84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佳绩密不可分。
据光线传媒早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仅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已接近48.4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公司上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而截至同一日期,公司因该影片获得的营业收入预计在9.5亿元至10.10亿元之间。
随着票房的持续攀升,预计《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为光线传媒带来的营业收入将可能超过20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光线传媒股价大涨的前夕,其重要股东阿里巴巴却选择了减持。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光线传媒大涨前持续减持,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391509%。此次减持的均价在9.8元到9.96元之间,虽然减持后阿里创投仍持有光线传媒近5%的股份,但因此次减持少赚了约4亿元。
阿里巴巴自2015年3月入股光线传媒以来,一直作为其重要股东之一。此次减持或许与阿里巴巴近年来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调整有关。尽管如此,阿里巴巴对光线传媒的投资仍然价值不菲,目前持有的股份价值超过50亿元。
与此同时,光线传媒的业绩在近年来也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3%,净利同比增长25%。然而,第三季度营收却同比大幅下降68%,扣非后净亏损达2781万元。这一成绩或许与电影市场的季节性波动以及公司作品上映情况有关。
相比之下,同为影视娱乐行业的华谊兄弟则未能赶上这一波热门电影带来的市场红利。尽管阿里巴巴也是华谊兄弟的重要股东之一,但华谊兄弟的股价和市值却一直跌跌撞撞。截至本周五收盘,公司股价仅为3.23元,市值仅为89.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中持续剥离非核心资产,包括清空B站股份、减持小鹏汽车和速腾聚创等。然而,在中国资产正值重估之际,这些减持行为往往发生在相关资产大涨的前夕,导致阿里巴巴错失了不少收益。其中,新零售板块是阿里巴巴亏损最多的领域之一。阿里巴巴曾斥巨资投资银泰商业和高鑫零售等新零售企业,但最终都以巨额亏损收场。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却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DeepSeek等AI技术的横空出世,让阿里巴巴的价值得到了重估。DeepSeek不仅推动了阿里巴巴自身业务的发展,更对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业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微信等巨头也开始接入DeepSeek等AI技术,中国的AI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