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期透露,正在与欧洲多家汽车制造商进行深入谈判,旨在构建一个碳积分交易池,并向这些欧洲车企出售碳积分。此举意在协助它们规避2025年可能因排放超标而遭受的欧盟巨额罚款。
根据欧盟的严格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在2025年前大幅降低新售出汽车的平均碳排放量。具体而言,从今年起,新车的平均碳排放量需在2021年的基础上减少15%,达到每公里93.6克的标准。任何超出这一排放量的部分,每克都将被罚款95欧元。
面对这一紧迫的减排任务,汽车制造商必须在每年年底前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碳积分交易协议。碳积分池的设立允许参与者共享排放数据、排放目标和注册车辆总数,但禁止交换其他敏感信息,以确保公平竞争,同时为车企间的灵活减排提供便利。
比亚迪,凭借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显著优势和高比例销量,积累了大量碳积分资源。因此,欧洲车企纷纷向比亚迪抛出橄榄枝,希望借助其丰富的碳积分来降低自身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从而避免支付可能高达数亿欧元的罚款。
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汽车行业已经见证了多个碳积分池的成立。特斯拉、Stellantis、丰田、福特、马自达和斯巴鲁组成了一个联盟,而梅赛德斯-奔驰、极星、沃尔沃汽车和Smart则另起炉灶。这些联盟通过共享排放数据和购买碳积分,共同应对欧盟的严格排放要求。
然而,尽管这些联盟已经成立并运作,但部分车企的碳信用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凭借其出色的减排表现和丰富的碳积分资源,成为了欧洲车企的理想合作伙伴。比亚迪欧洲事务特别顾问阿尔弗雷多·阿尔塔维拉表示,相关谈判进展顺利,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推动了整体碳排放的显著下降。与此同时,欧盟也制定了严格的汽车碳排放目标,并设置了阶段性减排计划。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欧洲车企在实现减排目标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相比之下,我国部分车企在减排技术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如比亚迪等。
比亚迪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其低排放的电动汽车产品上,还体现在其自建的电池回收体系、绿色供应链管理和清洁能源使用等方面。这些举措进一步降低了比亚迪的碳排放强度,使其在碳积分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碳积分交易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比亚迪通过出售碳积分给欧洲车企,不仅为自身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也为中国车企在全球碳减排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