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近期公布了一项详尽的结构改革计划,旨在重振公司业绩。根据该计划,日产将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产能布局,其中包括在泰国等地关闭三家工厂,并将中国市场的产能削减三成,预计减少50万辆的产能,使中国市场的年产能降至100万辆。日产还计划在其他地区削减50万辆产能,从而使全球总产能缩减至400万辆。
日产在中国市场拥有四家工厂,分别坐落在广州花都、湖北襄阳、辽宁大连和河南郑州。回顾2018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全年销量高达156.4万辆,创下了历史销售新高,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纪录,也显著提升了其在合资品牌中的地位。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日产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产能,通过新建工厂和升级现有生产线,大幅提升了产能,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旺盛需求。
然而,自2018年以来,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急转直下,销量持续下滑。到2024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区的销量,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业务板块在内,仅为696,631台,同比下滑12.23%,这是日产中国第二次年销量跌破百万辆大关。销量下滑的同时,产能利用率也面临严重问题,2024年日产中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50%,这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运营成本增加。
日产汽车近日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期间实现营收3.159万亿日元,略高于上一同期的3.108万亿日元;但营业利润大幅下滑至311亿日元,同比下滑78.0%,同期为1416亿日元;净亏损达到141亿日元,而同期则为盈利291亿日元。这是日产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亏损。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期间,日产合并净营收为9.143万亿日元,略低于上一同期的9.17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640亿日元,同比下滑86.6%,同期为4784亿日元;净利润为51亿日元,而同期则为盈利3254亿日元。由于第三财季业绩糟糕,日产下调了2024财年全年展望,预计净营收为12.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200亿日元,并将录得800亿日元的净亏损。
为了扭转业绩颓势,日产在2024年11月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全球产能降低20%,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日产表示,正在实施多项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包括降低销售、综合及行政开支,降低商品成本,优化资产组合等。同时,日产的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从2024年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日产还计划在2026财年削减约4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为此,日产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产能,优化运营,降低人力成本,并计划将高管职位减少20%,简化组织层级,提高决策速度。
尽管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但日产表示将继续推进与联盟伙伴及本田汽车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项目,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寻求能够大幅提升企业价值的合作机会。日产的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仅靠自身的重组努力很难生存下去,我们将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努力提升企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