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极氪领克合并后如何运营?双品牌战略下的新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5-02-16 22:53: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吉利汽车旗下的两大品牌极氪与领克,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筹备后,终于完成了股权交割,这一跨越美国、香港和欧洲三地交易法规的复杂重组交易顺利落下帷幕。

近日,吉利汽车与极氪联合宣布,极氪已完成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交易结束后,领克品牌的股权结构调整为极氪持股51%,吉利旗下子公司宁波吉利持股49%。双方合并后的全新实体被命名为极氪科技集团。

据极氪方面透露,此次合并是自202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汽车制造商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易总额高达93.67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整合,避免集团内部产品定位的重叠和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以扩大规模优势并降低开发成本。

在整合过程中,极氪科技集团对领克原有的研发职能进行了重新规划。领克原本由吉利研究院支持的研发工作,将转由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承担。同时,原本汇报给吉利汽车的决策链条也被纳入极氪科技集团的内部决策管理体系,研发费用的支付也改由极氪科技集团进行承诺。

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极氪与领克在面向消费者的前端将保持独立运作,坚持双品牌运营战略,但在制造质量、供应链以及海外组织等中后台方面将进行全面整合。为明确两大品牌的定位,极氪与领克在产品价格、车辆尺寸和动力系统方面进行了明确区分。

极氪将专注于3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豪华车市场,其中中型车主打纯电,大型车则采用自研混动技术。而领克则负责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市场,在小型车市场推出纯电车型,并在中大型车市场采用吉利汽车开发的EMP混动方案。

随着领克的融入,其产品开发模式也将从项目制转变为两条产品线决策制。这两条产品线分别由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康国旺和极氪副总裁朱凌负责,涵盖了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硬件集成等功能模块。加上极氪原有的三条产品线,极氪科技集团现共有五条产品线,并成立了产品委员会,实施矩阵式管理。

安聪慧指出,整合后的公司在组织架构上更加扁平化,决策效率提高,开发成本降低。据透露,合并后极氪和领克双品牌原有规划的产品数量减少了20%以上。在研发方面,极氪和领克也完成了同步整合,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业务分别由新公司的两位负责人掌管。

两大品牌将全面搭载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系统,实现平台化。不过,领克在座舱系统上将继续使用星纪魅族开发的Flyme Auto系统,但在域控制器等零部件上将与极氪共享。为了加快人工智能在集团业务中的覆盖,极氪科技集团近期成立了智能发展部。

在采访中,智能驾驶业务负责人提到,L3级自动驾驶的应用门槛在于责任划分。目前,L2级自动驾驶的责任归属是驾驶员,而L3级则需要汽车公司或系统承担,这要求汽车公司具备为用户兜底的能力。智能化能力已成为汽车公司提升品牌溢价、塑造产品差异性和提高性价比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制造端和渠道管理上,极氪与领克也将实现统一管理。双方计划在国内保持展厅独立运营,但极氪将借助领克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方资源,提升渠道覆盖度,并共享领克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海外市场上,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借助沃尔沃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加速渠道扩张,建设超过200家门店。

通过资源整合,极氪科技集团期望在今年实现7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在未来两年内成长为年销量达到百万级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公司。业内人士指出,吉利汽车原有多品牌面向的客户人群存在高度相似性,极氪与领克的整合有助于提升集团经营效率,特别是在车市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资源整合更有利于降本增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