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保险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该公司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亿元,然而却录得了1.69亿元的亏损。
作为比亚迪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比亚迪保险的每一步动向都备受市场瞩目。业界普遍期待,这家拥有丰富汽车数据资源的公司,能够为新能源车险市场的高保费、高亏损难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车险的经营过程中,维修成本高企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维修成本,成为行业重塑新能源车险经营模式的关键所在。
比亚迪保险于2024年4月正式进军汽车保险市场,其前身为易安财险。金融监管总局的批复,使得比亚迪财险能够在安徽、江西、山东等多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然而,尽管比亚迪保险在四季度实现了8.05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却仍然未能摆脱亏损的困境,第四季度亏损达到了8138万元。
比亚迪保险的亏损,从其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中可见端倪。2024年,比亚迪保险的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1%,综合赔付率也达到了233.92%,这一数据远高于业内普遍的100%-150%的范围。有财险公司高管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特性以及比亚迪保险仍处于发展初期所共同造成的。
比亚迪保险的高管也表示,公司在渠道建设、技术开发和团队扩张方面投入巨大,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比亚迪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车辆数据优势,但在对驾驶行为数据、电池健康状态等风险变量的分析应用上,仍处于初期阶段,保费与风险的匹配度较低。
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张,比亚迪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迅速下滑。2024年四季度末,比亚迪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173.83%,与上季度末相比下降了605个百分点。公司方面解释称,这是由于车险保险规模上升,保费风险、准备金风险以及巨灾风险的风险暴露均显著增加所致。
比亚迪保险在新能源车险市场上遇到的亏损问题,实际上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为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却达到了57亿元。
为了破解新能源车险的亏损难题,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了“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业内专家指出,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包括零部件专用性强、维修技术门槛高以及供应链不完善等。为了优化维修成本,可以从推动三电系统模块化设计、建立新能源车专属配件认证体系、维修技术标准化以及开发智能诊断系统等方面入手。
同时,《指导意见》也提出了“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为车险与智能驾驶技术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险的产品形态或将发生改变,保险责任也可能从车主转移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或智能驾驶技术公司。
面对新能源车险市场的诸多挑战,比亚迪保险仍在不断探索和尝试。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比亚迪保险有望在未来实现扭亏为盈,为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