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新闻披露了一则关于AI合成音视频滥用的报道,揭示了这一技术背后隐藏的侵权乱象。据报道,知名企业家雷军与影视明星刘德华均曾成为AI深度合成音视频的目标。
深入探究发现,AI深度合成音视频技术的门槛并不高。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这项技术甚至被某些网店当作牟利的手段。消费者只需支付几十元的费用,就能定制出以名人形象出现的AI合成音视频。网络上,存在大量开源软件,它们可以轻松实现声音与面容的替换,更有部分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形式教授如何使用这些软件。
面对这一现状,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根据相关法规,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制作并发布他人的信息。那些接单制作名人AI合成视频的网店,其行为已构成侵权,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I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与法律问题。此次央视新闻的曝光,无疑为公众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社会各界呼吁,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同时,也期待技术开发者能够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技术的伦理边界,避免技术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