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工业软件变局:西门子SAP大裁员,国产PLM能否借机弯道超车?

   时间:2025-02-17 10:05:3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和工业的交汇点,工业软件作为衡量国家工业实力的软性标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巨头们竞相角力的战场。SAP在ERP领域稳坐头把交椅,而西门子则在PLM软件(专注于制造研发管理)领域内呼风唤雨,这两大巨头如同工业软件界的双子星,光芒四射。

然而,就在2024年末,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席卷了工业软件界。西门子宣布计划裁员5000人,紧随其后,SAP更是放出了裁员10000人的重磅消息。这一连串的数字,如同惊雷般炸响,让人不禁质疑:工业软件巨头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落幕?

SAP的裁员计划从年初的8000人一路攀升至年底的10000人,即便是德国本土,也难以幸免,SAP计划在本土裁员3500人,占比高达14%。西门子同样在德国本土面临大规模裁员,数字直指5000人,裁员重心放在了工厂自动化部门。西门子CEO罗兰·布施直言不讳,业务不理想,尤其是数字业务板块利润大幅下滑46%,成为了裁员的主要原因。

利润崩盘的背后,是PLM市场竞争格局的悄然变化。曾经的一家独大,如今已被群雄逐鹿所取代。各国企业纷纷涌入,各显神通,竞争之激烈,连行业巨头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调整业务,降低价格,以求生存。

将目光转向国内,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浮出水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局势复杂的背景下,国产PLM厂商能否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事实上,国内众多制造巨头和高新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管理上,依然高度依赖国外软件,尤其是德国软件巨头的产品。这背后,既有历史惯性,也有更换成本高昂的现实考量。

然而,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发展的命脉之一,将国家工业的未来寄托于外国企业之手,无异于与虎谋皮。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指出要围绕重点行业推动工业软件更新换代,涉及航空、船舶、石化、钢铁等多个领域,软件覆盖ERP、PLM、CAD等多个方向。这一政策信号的释放,无疑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回顾国内研发软件的发展历程,从CAX到PDM,再到PLM和云PLM,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与蜕变。CAX软件在二维、三维作图和仿真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与国外软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PDM软件作为研发数据管理软件,虽然使用者众多,但传统功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PLM软件则是对PDM的升级,实现了对产品全流程的管理,但不同PLM软件因开发方向和客户行业不同,功能集成也存在差异。

而云PLM作为最新的概念,其基本要求是将软件部署在远程服务器上,避免了企业购买硬件的成本。云PLM有两种主要思路:一种是传统PLM/PDM数据的云端迁移,另一种是基于云端架构的全新开发。然而,国外软件在国内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场景中,存在明显的“水土不服”。因此,国内企业开始探索符合自身需求的云原生PLM之路。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智橙等国内企业率先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早在2015年,智橙就开始布局云原生PLM,经过数年的深耕细作,终于在2020年推出了符合国内企业研发生态的PLM系统。智橙发现,国外软件的模式在国内制造业中并不适用,因此他们深入各个行业,如泵阀、输配电、工程机械等,探索最佳实践,将功能模块化,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以泵阀行业为例,智橙推出的泵阀行业版PLM不仅具备BOM选配、快速出小样图等功能,还融入了云原生带来的轻量化预览、基于模型的在线会议等创新功能。这一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还大大降低了初始投入成本和后续投入。

自主研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双重支撑。智橙等国内企业在云原生PLM领域的探索,不仅让企业的产品研发变得更简单、更高效,还以更低的成本设计出了更高参数、更多规格的产品,打开了国内乃至全球市场的大门。只有工业软件厂商和国内制造企业携手并进,才能共同推动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