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一场围绕专利权的战争悄然爆发。2022年9月,晶科能源从LG集团手中购得一批光伏专利,随后,它将这些专利中的近半数转让给了其行业盟友——天合光能与晶澳科技。这三家公司因技术路线相近,被外界戏称为“晶晶天”联盟。然而,这些曾作为合作纽带的专利,如今却成为了他们之间“专利战”的锋利武器。
这场始于2024年5月的“专利战”,迅速演变为一场错综复杂的诉讼大战。起初的被告方迅速反击,从自家的专利库中找出“反击武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卷入其中。2月13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这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场战役中,“晶晶天”联盟显然占据了攻势,他们不仅成为了几乎所有侵权诉讼的原告,而且其系列诉讼的设计也越来越精准狠辣。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家被告是一家成立仅半年、注册资金仅50万、注册地址位于廉价酒店内的一人公司,它竟与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并肩站在了被告席上,而原告则是晶科能源旗下子公司。
这起诉讼本质上是TOPCon技术龙头晶科能源与坚持另一技术路线的隆基绿能之间的对决。隆基绿能将TOPCon视为过渡技术,并广泛宣称其选择的BC路线才是未来趋势,而“晶晶天”联盟则坚称自己是当下及未来五年内光伏主流技术的掌控者。
对于隆基绿能来说,其面临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过去一年的亏损额可能达到89亿;另一方面,TOPCon技术仍然是市场主流。此时,密集而来的专利诉讼无疑使其转型BC之路更加艰难。
在这场专利博弈大战中,“晶晶天”联盟不仅占据了攻势,而且其诉讼策略也愈发精准。天合光能率先从海关出手,以常熟阿特斯涉嫌侵犯专利权为由,要求扣留其向欧洲出口的光伏组件产品。随后,晶澳科技在欧洲专利法院对正泰新能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而晶科能源虽然动手较晚,但其诉讼进展迅速,横跨地域广,对手实力强。
从2024年12月起,晶科能源针对隆基绿能在江苏、江西、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发起了多起诉讼。隆基绿能也分别在美国和山东济南对晶科能源提起反诉。这些诉讼不仅涉及普通民事官司,还包括由专业知识产权庭审理的“侵害发明专利纠纷”,这种变化对被告一方更为不利。
对于发起专利诉讼的动机,“晶晶天”联盟几乎一致声称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创新”。然而,讽刺的是,他们并非这些专利的原始研发者,而是购买者。这些专利最初属于LG集团,2022年LG退出光伏制造业时,将其部分专利出售给了晶科能源。随后,晶科能源将部分专利转让给了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坦言,从对方发起的诉讼诉求来看,这更多体现为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在当前光伏行业底部周期阶段,各家企业都在寻求突破,而专利诉讼成为了他们手中的一张牌。
对于隆基绿能来说,这场“专利战”无疑雪上加霜。它正在全力将产能向成本更高的BC方向切换,但TOPCon市场仍然巨大。隆基绿能不得不继续生产TOPCon产品以维持业绩,而“专利战”则成为了其转型路上的阴云。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谁将最终胜出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专利战争已经成为光伏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实力,更考验着其战略眼光和市场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