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5月,美国银行提出了“科技七巨头”的概念,这一组合包括了英伟达、特斯拉、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和meta,它们在当时是科技股中的佼佼者。特别是英伟达,作为AI领域新热潮的风向标,其业绩与股价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尽管这些科技巨头的业务领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市场表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AI技术的影响。
然而,随着焦点从美国的ChatGPT转向中国的DeepSeek,这一科技巨头组合遭遇了震荡。DeepSeek的出现不仅挑战了美国科技公司在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还引发了对其高市值合理性的质疑。更重要的是,AI领域的竞争焦点开始从耗资巨大的大模型研发转向更具利润潜力的应用开发。
自2024年1月27日以来,欧美科技股市场出现了波动。当天,英伟达股价暴跌10.5%,博通、AMD、ARM、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的股价也纷纷下跌。在欧洲,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的股价同样下跌了11%。这一系列跌幅背后,是DeepSeek带来的技术路径变革,它展示了以更低成本训练高性能AI大模型的可行性,这可能打破现有由OpenAI等公司建立的算力投资体系。
英伟达在当天创下了单日市值最大跌幅纪录,市值减少了5890亿美元。如果这种损失持续,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欧洲斯托克600科技股份指数的市值合计将损失约1万亿美元。尽管如此,这些科技公司并未退缩,反而加大了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例如,meta宣布未来几年将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千亿美元,而谷歌和微软也分别表示将大幅增加相关支出。
在科技公司的新支出承诺下,英伟达股价在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英伟达CEO黄仁勋指出,DeepSeek的成功将降低AI计算成本,从而带来新的机会。尽管最初有人担心低成本AI模型会蚕食高端芯片市场,但实际上对英伟达GPU的需求也可能会因此增加。
与此同时,DeepSeek的出现也吸引了更多算力采购者,并推动了ToB软件科技股的上涨。这些企业利用基础大模型开发应用,有望获得切实的业务价值。DeepSeek提供的标准化API接口降低了企业的AI开发门槛,使得更多企业能够基于云平台训练大模型。
以Applovin为例,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宠在2024年期间股价飙升超过7倍,成为当年表现最好的科技股之一。其股价的惊人涨幅主要得益于超出预期的收益和由AI驱动的广告引擎技术。这种AI营销业务模式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广告主愿意为更好的广告效果支付高价,从而确保了公司的收入足以覆盖AI算力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
DeepSeek的影响不仅限于美股市场,中国科技股也迎来了牛市。多家外资投行发布报告对中概科技股进行“重估”。纳斯达克金龙中国股价从低点反弹近20%,港股SaaS概念股震荡上升,A股市场中的AI应用方向也表现强劲。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港股股价自2025年1月13日触及低点以来已飙升46%,市值扩大了近870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苹果公司与阿里合作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的消息,这无疑释放了投资者对阿里大模型进展及云服务前景的积极态度。
分析师指出,DeepSeek的出现可能会加速中国各个行业对AI的采用,尤其是对涉及云应用软件和AI技术的企业用户带来裨益。同时,全球对DeepSeek的关注也可能会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的创新能力,这被认为是中国股市重新评级的催化剂。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AI资产配置和资金的流向可能会更加集中于表现最好的AI公司和市场,包括中国和美国。在这种背景下,AI正带来新一轮的乐观情绪,与中国科技股体系刻板印象的重构以及美国科技巨头高市值和增长放缓的担忧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