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迅猛发展,算力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GPU和NPU,尤其是生成式AI的兴起,让这两种加速器备受瞩目。然而,在这场技术革命中,CPU处理器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它是所有计算任务的基础支撑。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CPU处理器制造商英特尔正积极寻求创新,力求在计算性能和能效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一挑战看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英特尔却通过其最新的至强6系列处理器给出了答案。
英特尔至强6系列处理器分为两大方向:Granite Rapids代号的产品采用性能核架构,专为AI、数据分析、科学计算等计算密集型任务设计;而Sierra Forest代号的产品则采用能效核架构,更适合云服务、存储等高能效需求。至强6系列处理器家族庞大,已发布的包括能效核的至强6700E系列和性能核的至强6900P系列,更多型号正在开发中。
作为英特尔数据中心的核心合作伙伴,慧与科技(HPE)近日推出了基于至强6处理器的全新ProLiant Compute Gen12服务器系列,共八款产品,堪称企业级服务器的新标杆。这些服务器搭载了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能够轻松应对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如AI、数据分析、边缘计算和混合云等。
得益于至强6处理器的技术革新,慧与的Gen12服务器在性能和能效上实现了显著提升。相比传统服务器,其每瓦性能提高了41%,每年可节省高达65%的电力消耗。据官方数据,一台Gen12服务器的计算性能相当于七台Gen10服务器或多达26台Gen8服务器,大大提升了数据中心的空间效率和能效。
慧与Gen12服务器还提供了直接液体冷却(DLC)散热方案,相比传统风冷散热,DLC方案效率更高、噪音更低、耗电量更少,进一步提升了能效。这一创新也符合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作为首批采用慧与Gen12服务器的客户之一,phoenixNAP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升级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慧与Gen12服务器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英特尔至强6系列处理器不仅是数据中心的重要支撑,也在消费级市场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自12代酷睿处理器引入异构混合计算架构以来,性能核和能效核的组合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任务需求。至强6系列虽然未混合使用这两种核心,但大胆地采用了“分而治之”的策略,以满足服务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等不同环境的需求。
至强6700E系列采用纯能效核设计,适用于高密度、横向扩展工作负载,如云原生应用、分布式数据分析等。它拥有最多144个核心和线程,并支持双路并行,达到288核心和线程,同时热设计功耗控制在330W。该系列处理器以超高的核心密度和每瓦性能著称,能够显著降低总拥有成本和能源成本。
至强6900P系列则采用纯性能核设计,专为计算密集型任务而生,如AI、数据分析等。它拥有最多128核心和256线程,以及504MB三级缓存等顶级配置。与前代产品相比,至强6900P系列在性能上实现了翻倍,同时提供了双倍的核心数量、内存带宽和内置的AI加速功能。在同等性能水平下,它能够节省30%的总拥有成本。
英特尔至强6系列处理器的变革不仅限于现有产品,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规格和面向不同领域的型号,以满足客户的全场景应用需求。同时,下一代Clearwater Forest处理器也正在积极开发中,预计将引入Intel 18A制造工艺和一系列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