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种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老年人的新型营销骗局悄然兴起,借助竖屏直播的风潮,不少老年人陷入了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不少商家利用老年人对于健康养生的关注,通过赠送鸡蛋、小礼品等手段,吸引他们参与线下活动,进而收集联系方式,建立起私域流量池。随后,这些商家将原本线下的营销手段转移至线上直播间,对老年人展开猛烈的推销攻势。
在直播间内,所谓的“专家”们将缺乏质量认证的产品包装成高端货品,大肆宣传普通商品为限量珍藏版。主播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家人们”,而屏幕前的老人们则在精心策划的营销氛围中,一次次笨拙地点击下单按钮。他们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遇到了知音,却不知这些直播间早已为他们布下了“狩猎场”。
夏娜的父母便是受害者之一。起初,他们被邻居告知,只需到店听课就能领取鸡蛋。起初,老人们并未多想,毕竟既能听课又能领鸡蛋,何乐而不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听课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观看指定直播的任务,而领取的优惠券和红包也逐渐成为了购买高价商品的诱饵。
夏娜发现,父母在短短时间内便花费数千元购买了牛初乳、益生菌等保健品。而这些产品不仅价格高昂,还缺乏正规的生产厂家和日期标识,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尽管夏娜多次劝说,但父母却对主播的话深信不疑,认为这些产品有着神奇的功效。
孙丽的父母同样遭遇了类似的骗局。他们的家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从氨糖、益生菌到蛋白肽、破壁粉,全都是在老年直播间购买的。孙丽检查后发现,这些产品不仅价格不菲,还根本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尽管她多次告诉父母他们上当了,但父母却坚持认为主播说的是真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骗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某知名老年大学加盟品牌正在大力推广“老年人私域电商”模式,招募加盟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该模式通过严密的30天营销计划,逐步瓦解老人的戒心,进而推销高价劣质商品。
这些直播间往往以“私域电商”为幌子,吸引大批加盟者参与。他们通过在菜市场、繁华街道开设门店,以送鸡蛋等小恩小惠为诱饵,将周边几公里内的老人悉数拉入微信群,构建起精准的私域流量池。随后,他们便利用这些流量池开展直播销售活动,推销高价劣质商品。
在直播间内,销售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闹剧”。剧本演绎、卖惨博同情、AI造假等套路层出不穷,而老年观众却对此深信不疑。一些老年人甚至为了支持主播,不惜耗尽个人积蓄,甚至向亲友借款。
然而,当老人们意识到被骗时,想要退货却难上加难。一方面,他们对主播深信不疑,认为自己捡到了便宜;另一方面,商家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得退货流程复杂繁琐。许多老人在经历退货失败后,只能选择吃哑巴亏。
这种骗局还对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老人在购买低质商品后与子女产生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一些主播甚至故意挑拨亲情关系,人为制造家庭矛盾。
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直播间不仅成为了他们打发时间、寻找情感寄托的地方,也成为了他们被诱导消费的陷阱。一些主播通过嘘寒问暖、直呼“爸妈”等方式,与老人建立起情感联系,进而更容易地推销商品。
这种情感上的满足让老人对主播产生了信任和依赖,进而更容易上当受骗。孤独感和健康焦虑成为了骗子们攻破老人心理防线的突破口。对于一些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主播甚至成为了他们的全职儿女和家庭医生。
在谴责不良商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作为子女,我们是否给予了父母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是否在他们需要时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活状态,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他们陷入类似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