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国内汽车市场热闹非凡,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向县城市场拓展,智能驾驶技术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长久以来,智能驾驶技术受限于成本与场景适应性,高端车型往往是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聚集地。然而,这一局面正在发生转变。比亚迪近期推出的21款智驾车型,标志着其“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将全面覆盖从仰望U8到海鸥智驾版的全系车型,智能泊车、高速NOA等功能将成为标配。
“天神之眼”系统通过“5R12V12U”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即5颗毫米波雷达、12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针对日常驾驶中的高频场景进行了算法优化,满足了代步车、家用车、商务车等多种场景的需求。据悉,该系统日均新增训练里程超过7200万公里,展现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强劲实力。
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这一创新举措备受瞩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已达到50%。辅助驾驶技术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通过疲劳驾驶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为驾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突破3000万辆,为智能驾驶技术的进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比亚迪依托超过440万辆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积累了庞大的车云数据库,并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至7天。同时,通过三电系统的协同开发,实现了智驾能耗的降低,以及全系车型“加配不加价”的竞争优势。
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正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2025年初,多家车企纷纷宣布智能驾驶技术下沉计划,这不仅将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全球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消费者对更真实的续航标准、更便捷的补能网络、更全面的智能驾驶体验充满期待。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完善服务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