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合资车“一口价”潮起,能否成销量救星?

   时间:2025-02-17 17:51: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分化趋势,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似乎步入了不同的发展轨道。自主品牌车企正积极倡导“智能驾驶普及化”,而合资品牌则深陷价格战的泥潭。

自去年上汽通用率先实施“一口价”销售策略以来,这一模式迅速在合资车企中蔓延。大众、奥迪、丰田、现代、日产等众多在华合资品牌纷纷跟进,推出了各自的“一口价”车型。统计显示,这些优惠力度颇大的价格策略,正成为合资车企应对市场压力的重要手段。

其中,北京现代的表现尤为抢眼,旗下多款主销及旗舰车型均推出了大幅优惠的“一口价”。例如,第十一代索纳塔、全新途胜L等车型的降价幅度均超过了市场预期。东风日产方面,全新轩逸、逍客等热门车型也加入了“一口价”的行列,价格下探至历史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合资车企仍采用传统的4S店销售模式,在价格透明度上不及直营模式,但在“一口价”策略下,终端优惠基本能够按照政策执行。这一变化不仅避免了经销商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增强了品牌信任度。

从市场反馈来看,“一口价”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量的回暖。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车企通过实施“一口价”,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上汽通用别克品牌,在昂科威Plus、别克E5等车型的带动下,实现了终端销量的六连涨。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口价”并非万能钥匙。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和“科技战”,自主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快速进步,给合资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经打响了“智能驾驶普及化”的战役,通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的普及,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这一趋势,合资品牌显然不能仅仅依靠“一口价”来应对。他们需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今年的新车规划来看,虽然合资车企纷纷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但总体占比仍然较小。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合资车企的“一口价”阵营或还将持续壮大,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而合资品牌的份额则持续下滑。这一趋势预示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合资品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